体检套餐里的ldquo血清胃功能r

发布时间:2021-11-15

近年来,随着老百姓对消化道疾病的重视,一项反映胃部疾病的新的检测项目逐渐进入常规体检套餐,那就是血清胃功能。

什么是血清胃功能?怎样解读它的高低?它有什么临床意义?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

前不久,患者王女士拿着体检报医院消化科主任曾耀明,让她万分纠结的正是血清胃功能报告单,报告显示胃功能中的胃蛋白酶原I偏低,体检结论是她存在萎缩性胃炎的风险,建议到消化内科复查。因为她知道萎缩性胃炎是癌前病变,所以当她拿到报告单后紧张不已,失眠多日。

医院消化科主任曾耀明接诊后,认为本地区是消化道肿瘤的中高风险区,她年龄超过50周岁,HP抗体阳性,血清胃泌素-17(G-17)偏高,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比值(PGR)较低,通过李兆申院士的“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统计,她属于中危人群,建议进行胃镜检查,后来胃镜检查显示她是慢性萎缩性胃炎(C2期),病理提示中度萎缩,中度肠化,目前在治疗随访中。

血清胃功能检查项目一般含有胃蛋白酶原I、II及胃泌素-17三项。

胃蛋白酶原(简称PG)是的胃黏膜主细胞所分泌的参与消化的胃蛋白酶的前体,分为PGI和PGII两种亚型。PGI主要是由胃底腺分泌。PGII由胃底腺、幽门腺、全胃腺等部位分泌。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比值,即PGR的值进行性降低与胃黏膜萎缩进展正相关。PG水平对胃黏膜组织状态具有指示作用,萎缩及全胃PGⅠ、PG-Ⅱ及PGR均下降,有助判断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胃癌发生风险随着胃黏膜病变进展而升高,故PG检测对萎缩性胃炎及胃癌诊断有提示意义。

胃泌素是一种主要由胃窦和十二指肠的G细胞分泌的胃肠激素,对调节消化道功能和维持其结构完整有重要作用。由于胃泌素-17(G-17)仅由胃窦部G细胞分泌,因此G-17是反映胃黏膜损伤情况的重要指标。有研究显示血清胃泌素-17过高或过低均提示胃癌风险。通过联合检测血清PGI、PGII及G-17,能够反映胃黏膜状态,与胃镜时活检相似,故血清胃功检查又被称为“血清学活检”,很有临床意义。

我国是“胃病大国”,胃病患者总数超过3亿,社会和经济负担巨大。同时我国胃癌每年新发34万例,死亡率达17.9/10万,是恶性肿瘤死亡率第3位。

由于胃癌起病隐匿,近半数患者无特异或报警症状胃的普检和筛检没有大力推行,人群认知度和接受度低。如果能通过技术手段早期筛查出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早期胃癌,早防早治,就能极大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国家的医疗负担,目前研究显示血清胃功能在这方面很有潜力。

我们的邻国日本也曾是胃癌大国,也是近年来通过血清PG普查筛选早期胃癌最成功的国家,其使胃癌的早诊率提高到90%,他们的方法中通过检测血清PG、再进行胃黏膜活检,成为目前筛检胃癌的优化方案,可提高检出率,降低总医疗费用。

血清胃功能检测对胃部疾病具有较好的报警作用,因此在这提醒广大群众:如有胃部不适,但害怕胃镜检查,可以先进行血清胃功能/HP抗体检测,然后再由消化科医生评估低危、中危、高危,是否尽早进行胃镜检查。同时如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的患者,也可在治疗前后进行血清胃功能检查了解胃黏膜恢复情况。

医院消化内科

医院消化内科一直重视早期消化道肿瘤的筛查研究工作,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医院早在年3月就成为温州地区首家加入“早期胃癌筛查研究协同网络”的医院,目前除检验科常规开展血清胃功能检测外,内镜中心还拥有多根日本奥林巴斯系列高清胃肠镜、金山胶囊胃、小肠镜、爱尔博电刀等先进设备,能开展内镜精查、磁控胃镜、定标活检、早癌内镜下切除(ESD)、EMR、内镜下止血、内镜下经皮造瘘、各种胃肠营养管、食管胃肠支架置入等技术,能为广大患者的消化道健康保驾护航。

++++

医生介绍

曾耀明

医院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温州市中青年名中医、第四批全国中医优才、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青委会副主委、温州市消化学会和消化内镜学会委员等。医院消化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医院胃肠科进。师从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萎缩性胃炎、顽固性便秘、肝硬化腹水、脂肪肝、腹痛、消化道肿瘤等多种内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门诊:周二、周五下午,周六上午(六虹桥院区)

来源丨曾耀明

编辑丨王如意

审核丨姚奇志

你还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dpf.com/jbby/138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肝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