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裂果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西红柿裂果病严重影响着产品的外观、品质、价值和经济效益。为此,根据多年参与西红柿裂果病防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西红柿裂果病防治措施,仅供菜农参考。 1.西红柿裂果病的类型 1.1顶裂果 1.1.1症状在果实脐部及其周围果皮呈不规则条状开裂,严重时胎座组织及果实内部的种子随果皮外翻裸露,受害果形状难看,严重时失去商品价值。 1.1.2发病规律顶裂果主要是由于西红柿畸形花花柱开裂造成的,有时柱头受到机械损伤也可造成顶裂果。西红柿花雌蕊花柱开裂的直接原因是开花时缺钙,一般施用氮、钾肥过多,会阻碍植株对钙的吸收;夜间气温低、土壤干旱会加重病情。 1.2纵裂果 1.2.1症状果实侧面有一条由果柄部向果顶部走向的弥合线,轻者在线条上出现小裂口,重者形成大型裂口,有时胎座、种子外露。 1.2.2发病规律花芽分化过程中,雄蕊不能从子房上分离出来,开花时雄蕊靠在子房上,开花后果实开始膨大时把雄蕊嵌在里面,在果实侧面上形成纵向的从果实基部到果顶的弥合线,不能弥合之处便形成开裂。一般在花芽分化期,低温(特别是夜间气温偏低)、富氮、缺钙易产生纵裂果。 1.3放射状裂果 1.3.1症状以果蒂为中心,向果肩延伸,呈放射状开裂,一般始于果实绿熟期,在果蒂附近先出现细微裂纹,转色前2~3d裂痕裂纹明显加深、加宽。 1.3.2发病规律受环境因素影响大,高温、强光、干旱等因素会使果蒂附近的果面产生木栓层,果实糖分浓度增高;久旱后突然浇水过多或遇到大雨,植株迅速吸水,使果实内的果肉迅速膨大,渗透压(膨压)增高,将果皮胀裂。 1.4同心圆状裂果 1.4.1症状以果蒂为圆心,在果蒂附近表面发生同心圆状的微细裂纹,严重时呈环状开裂,一般在果实成熟前出现。 1.4.2发病规律果皮老化(木栓化),植株吸水后果肉膨大,老化果皮的膨大速度不能与果肉的膨大相匹配,果肉将果皮胀破,从而形成同心圆状轮纹。 1.5混合状裂果 1.5.1症状放射状开裂与同心圆状开裂同时出现,混合发生,或开裂呈不规则形状裂口。 1.5.2发病规律正常的接近成熟的果实,虽然果皮未老化,在遇到大雨或浇大水后,果内水分变化过于剧烈,果皮也会开裂,形成混合状裂果。 1.6细碎状裂果 1.6.1症状果实表面出现密集细小的木栓化开裂,宽0.5~1mm,长3~10mm,通常以果蒂为中心呈同心圆状排列,也有的开裂呈不规则形、随机排列。 1.6.2发病规律在有露水或供水不均匀等情况下,果面潮湿,老化的果皮木栓层吸水胀裂,形成细小的碎状开裂。 1.7开窗果 1.7.1症状果实纵向开裂,胎座和种子外露。 1.7.2发病规律低温期发生的开窗果一般是因花芽分化、发育过程中低温障碍引起的;育苗期遭遇5~7℃低温时,容易发生开窗果;如果同时多施氮肥,浇水过量,则开窗果增多。高温季节发生的开窗果是因为育苗期高温、苗床上幼苗过密、幼苗缺乏营养、花芽发育不良造成的。钙、硼等营养元素不足也会引发开窗果;生长调节剂喷花促进坐果时,如果误喷到生长点,则叶片变细,以后发生开窗果的几率也会增多。 2.西红柿裂果病发生的栽培原因 2.1品种选用不当 西红柿裂果病与西红柿品种特性有关,选用种子时没有注意品种的特性,选用了大型果、圆形果、木栓层厚的品种导致果实开裂。 2.2生长环境不适 西红柿苗期花芽分化时夜间气温过低,尤其夜间气温长期低于8℃,形成畸形花,造成花柱开裂,导致西红柿裂果;或者是环境出现高温、植株遭受强光直射、空气干燥,造成果皮胀裂。2.3土壤养分不平衡、缺素 土壤养分不平衡造成植株营养状态不良,茎叶与根条发育不良,引起盛果期裂果。土壤缺钾、钙、硼等元素,或氮肥偏多造成植株对硼和钙的吸收障碍,会形成花柱开裂的畸形花和雄蕊靠在子房上的畸形花,从而结出顶裂果和横裂果。 2.4雨水稀少、土壤干旱 土壤干旱,特别是久旱后突然降雨或灌水过多,使果实内果肉迅速膨大,糖分浓度增高,因而渗透压增高,迅速胀大的果肉与老化的果皮膨胀不相适应,而使果皮破裂。有时土壤干旱会造成植株对硼、钙的吸收障碍,即使土壤不缺硼、钙也容易产生裂果。 2.5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 利用生长调节剂2.4~D点花保花保果时,浓度过大,水肥跟不上,造成子房发育畸形,或者造成局部生理机能旺盛,引起生理失调而产生裂果。 2.6整枝不当、摘心过早 整枝不当造成果实在烈日直射之下,易引起裂果。或摘心过早,造成养分集中供应到果实而使果皮开裂。 3.防治技术措施 3.1选用抗裂品种 一般中小型、高桩型、木栓层薄、果蒂小、棱沟浅的品种较抗裂。 3.2培育适龄壮苗 壮苗的标准是:苗高20~25cm,茎粗5~6mm,叶色深绿,叶片展开,苗龄70d以内,定植前要现蕾,定植后10d左右开花。因此,西红柿育苗时要配制好营养土,建设好育苗大棚,调节好大棚温湿度,促进西红柿花芽正常分化,防止秧苗徒长,培育出适龄壮苗。 3.3控制好育苗温度 西红柿苗期温度特别是花芽分化期夜间温度不能长期过低,最低应保持8℃以上。开花时,夜间温度也不能长期过低。因此,在西红柿幼苗长到2~4片真叶进入花芽分化期时,苗床气温白天应调节在24~25℃,夜间控制在15~17℃,温差保持在8~10℃,地温维持在18~22℃之间,一直到定植前半个月,苗子长到7~9片叶时。 3.4深翻土地,增施有机肥 通过深翻菜地,增施有机肥,一方面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避免西红柿植株氮、钾过多,促进西红柿营养均衡,促使根系健壮生长。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菜地保水能力,缓冲土壤水分的剧烈变化,有效防止裂果的发生。 3.5合理灌水,控制土壤湿度 适时合理灌水,防止土壤过干或久旱后过湿,控制好土壤的水分,尤其在结果期间,土壤不可过干或过湿。为避免土壤忽干忽湿,大雨前要防止土壤过干,雨后应及时排除积水,特别应防止土壤久旱后过湿。果实生长盛期土壤湿度要保持在80%左右,通过采取高畦深栽,缓解水分急剧变化对植株产生的不良影响。雨季或大雨前要及时采收果实,减少裂果的产生。 3.6防止阳光直射,避免果皮老化 在果实膨大初期,高温、强光直射及土壤干燥,都能导致果皮老化、裂果增多,此时要特别注意防止阳光直射果肩。因此,西红柿种植要适当密植,合理整枝打杈,选留花序和整枝绑蔓要把花序安排在支架的内侧,靠自身的叶片遮光;打顶芽时,在最后一个果穗的上面要留2片叶,保证植株枝叶繁茂,确保植株体内多余水分的蒸腾,避免强光直接照射果实。 3.7正确使用生长调节剂,药剂保护减少裂果 在使用2.4~D点花时,浓度不宜过大。实际应用中可先按要求配好后,先点一部分花做试验;如点花后,2~3d离层部位发粗,说明浓度过大,要稀释后再用。若3~5d发粗,说明合适,可以应用。可利用喷洒85%比久可溶性水剂~mg/L、或绿得钙倍减少裂果,也可喷洒爱沃富+途保康等提高植株抗热性,增强抗裂和抗灼能力。 3.8适时定植,补充微肥 西红柿定植不宜过早,以防止夜间气温长期过低造成裂果。土壤不宜过干,以利钙的吸收和利用;调节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比例,不使氮肥、钾肥过多,影响对钙的吸收。适时补充钙、硼微肥,发现土壤中缺钙时,每亩可冲施好施得5公斤+绿得钙毫升,也可交替绿得钙、艾米格等水溶液进行叶面追肥,7~10d1次,连续2~3次,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