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特点
该病多发于冬季和早春。这与冬春季节鸡舍内通风不良而造成缺氧有关。多发于15~50日龄肉仔鸡,这与此时正值肉用仔鸡迅速生长有关
2.发病,机理
肉鸡腹水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理是:由于肉鸡生长过快.心肺功能不能很好满足和适应快速增长的肌肉对血氧的需要所致。由于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心肺功能不全、循环障碍,血液中液体随着血压升高,从血管中渗出,积存在腹腔,形成腹水。
3.发病原因
3.1饲养环境和管理不善
鸡舍通风换气不良。导致空气中缺氧。氨气和灰尘可导致肺脏受损害,进而危及心脏、肝脏,引起整个循环、呼吸系统机能障碍而发生腹水综合征。
3.2饲料质量和营养失调
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过高造成消化功能紊乱.使肠道中尿素酶的活性增强.水解肠道中的蛋白质产生氨.造成自体中毒。氧供应不足。饲料和饮水中的钠盐含量过高.会使机体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渗透压明显加大.体液调节机能减弱.从而导致腹水综合征的发生;饲料中含有毒性油脂或食盐、磺胺类药物等,使肉鸡中毒直接损伤肝脏。造成肝病变,而引起腹水大量潴留。磷、硒或维生素C过剩或缺乏,如果饲料中磷、硒或维生素C过剩或缺乏,也可以导致该病发生
3.3长期投药和继发因素
如果饲料中长期连续用药或过量用药。常会损害肉鸡的心脏、肝脏等实质器官,如药和疾病引起肾脏的损伤(如慢性呼吸道病和慢性中毒),肝脏损伤(如黄曲霉毒素、脂肪肝等)等使得心脏负担加重,使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并发程度不同的腹水现象;环境消毒药剂用量不当,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继发病原菌或某些病毒引起肺、心、肝病变,呋喃唑酮过量或霉菌素中毒等。均可导致肉鸡腹水综合征。
3.4代谢水平
由于肉鸡生长速度过快,摄食量大。其代谢能力已经达到最高限度而不可再有复加。内脏器官对代谢过程的调节反应功能降低.从而使各种致病因素的反应性增加。容易引发该病
3.5特殊的生理解剖特征
鸡的肺脏固定于胸腔内。肺毛细血管氧交换范围不充足。亦引起肺高血压.造成肺瘀血。
4.临床症状
突然死亡。但通常病鸡个体小于正常鸡,不愿活动,病鸡精神沉郁,缩头嗜睡,羽毛蓬乱,神情倦怠,反应迟缓,步态不稳,食欲减退。呼吸轻度困难和发绀,病鸡腹部膨大,呈水袋状,触压有波动感,腹部皮肤变薄发亮。严重者皮肤瘀血发红,两翼下垂,病鸡站立困难,反应迟钝,呼吸困难,以腹部着地。行动缓慢,呈企鹅状。
5.病理变化
全身瘀血明显.头部及腹部皮肤青紫色。腹部皮下胶样水肿.腹腔内积存大量的似啤酒样的淡黄色或略带褐色的清亮液体.腹水中含有大量纤维块和絮状物.这些凝块主要集中在肝脏的周围。腺胃黏膜有一层白色糊状物;肠道普遍出血,肠壁浆膜血管充盈,肠壁变薄。心脏明显增大,心肌松弛充满血液,心包液增多,右心室扩张增大;肺脏瘀血明显、水肿。肝脏肿大或萎缩变硬,表面凸凹不平,有弥漫性白斑,边缘钝圆。表面有一层胶胨样物质;脾脏肿大,有出血点。肾脏肿大瘀血,呈暗紫色,有尿酸盐沉积。后腔静脉扩张,血液瘀积。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压积值、红细胞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和异嗜性白细胞增加。个别急死鸡可见肝脏破裂。
6.剖检变化
病死雏鸡外表消瘦,羽毛污浊,喙缘、脚蹼骨骼肌发绀。个别病例肛门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腹部皮肤暗紫色,腹部膨大软如水袋,剖开腹腔可见大量清亮、茶色或啤酒样积液。10日龄以内死亡的腹水量在-m1.卵黄吸收不全如软肥皂状;15日龄以后死亡的腹水量在ml以上.内含枣大到核桃大的淡黄色半透明胶胨样物质。表面覆有一层淡黄色纤维蛋白薄膜。肝脏高度肿大,边缘变厚,有斑点或结节.表面有一层淡黄色胶胨状薄膜。
7.防制
目前对肉鸡腹水综合征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使用强心药(如苯甲酸钠咖啡因、士的宁、盐酸麻黄素)对早期病鸡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针对肉鸡腹水综合征一般初期症状不明显,到产生腹水时已是病程后期,治疗困难,故应以防为主,主要从改善饲养环境、科学管理、日粮配方等方面加强预防。
7.1改善饲养环境
在高密度饲养肉仔鸡的生产中。舍内空气中的氨气、灰尘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是诱发腹水症的重要原因加强通风换气,消除舍内有害气体的危害.保证舍内有足够新鲜空气。随着日龄的增长,通风换气量也要加大.尤其是在饲养后期。更应加大通气量,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要。饲养密度大小要取决于鸡舍的通风状况.防止有限的空间内因追求饲养密度而造成供氧不足。鸡舍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
7.2科学配制日粮
降低日粮营养水平.肉仔鸡在3周龄前饲喂低能日粮。3周龄后转为高能日粮.可降低发病率,在确保日粮中氨基酸平衡的同时适当减少蛋白质的供应量;饲料中缺乏硒、维生素E或磷时也会导致腹水症。因此肉鸡饲料中含硒量不应低于0.12mrgkg.维生素E也应适当增加喂量.因为硒和维生素E能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降解.防止过氧化物对细胞膜的破坏.有保护细胞膜完整的功能,维持细胞的通透性,从而减少腹水症的发生:控制日粮中脂肪的含量.饲料中油脂含量6周龄前应保持在1%左右,7周龄出栏时不超过2%;用粉料代替颗粒料,在肉鸡日粮中用粉料代替颗粒料后.腹水综合征的发病率降低;添加脲酶抑制剂,在日粮中补加0.%脲酶抑制剂.能使肠道内氨的浓度和脲酶的活性降低.从而使死亡率降低;日粮中添加碳酸氢钠可降低肉鸡腹水症的发病率.鸡在酸中毒时可造成肺部血管缩小从而导致肺动脉压增高。而加人碳酸氢钠可中和酸中毒。使血管扩张而使肺动脉压降低,从而降低腹水症的发病率。
7.3早期限饲
由于该病发生的日龄越来越早。采取早期限饲可有效地减少腹水症及死亡。可使腹水症死亡率降低27%左右:外,采用低能开食料也可减少肉鸡腹水症的发生.0~14d喂以能量水平为11.5MJ/kg的低能日粮.在21日龄后再喂能量水平为12.97MJ/kg的高能13粮,腹水症的发病率减少。而鸡的体质量并不减轻。
7.4减少鸡应激反应
平时在饲养过程中,更换垫料、带鸡消毒、高温、寒冷、饲喂时间、光照变换、噪声惊扰等都是应激因素,须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应激程度。以免影响鸡群机体免疫力。更换垫料、带鸡消毒可选择在夜间低光照下进行。
7.5及时治疗
可用茵陈木通散一次性拌料,每天上午饲喂,连喂5d.
7.5.2将病鸡隔离病鸡每只口服双氢克尿噻6mg,每日2次;在病鸡的饲料中按每千克饲料加入维生素Cmg.连用3日:腹水严重的病鸡可穿刺放液.穿刺部位选择腹部最低点,以便排出积液f每次放液量不可太多,以免引起虚脱)。为防治继续感染可同时使用抗菌素。鸡群一旦发病,应尽快消除病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