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急诊科医生,我有些想不通

发布时间:2020-10-27

几声犬吠划破凌晨四点半的夜空,而夜空中连一颗星也没有。

透过半掩的窗帘照射进来的是楼下那盏破旧路灯的光线,没有一丝温暖,也没有任何情感。

这是杨文医生离开后第二个失眠的夜晚了,我披着睡衣站在窗边,探着脑袋看了外面。

我发现在那一盏昏暗的路灯边,还有着许多夜游的生物在飞翔盘旋。

虽已是深冬,万物萧瑟,让我意外的却是凌晨时分竟依旧能够看见灯下这热闹的场面。

对于扑腾追闹着的夜游的生物来说,或许灯光下才能有一丝温暖,又或许这昏暗的灯光原本就是它们在深夜里的明灯。

拉上窗帘,独自坐在书房的角落里,我突然陷入无尽的悲伤中去了。

这悲伤不是我一个人的悲伤,而是一群人的悲伤。

这悲伤不是毫无理由突然而来的悲伤,而是被一次次践踏蹂躏的悲伤。

我悲伤,是因为我突然发现自己没有了信仰。

我悲伤,是因为我突然发现自己没有了力量。

我悲伤,是因为我突然发现自己失去了方向。

我悲伤,是因为我突然发现了自己未来的景象。

那些扑腾着的生物是多么的幸福,虽然它们生命的长度很短暂,很快就要被埋葬在寒潮和雪花之下,但最起码,此刻,它们还有着自己的信仰和方向。

那些追逐着的生物是多么的快乐,虽然它们不会在我的脑海中停留很久,甚至没有第二个人能够看见它们的飞舞,但最起码,现在,它们还能够快乐的起舞。

而,我呢?

而,我们呢?

而,我们这些身披白大衣的一线医务人员呢?

而,我们这些为了填饱肚皮不得不在人世间沉浮着的人呢?

我再也难以入眠,我再也难以平静。

因为我觉得悲伤,因为我感到难过。

我内心的支撑被别人毁坏了,我灵魂的理想被别人践踏了。

用一种残忍的方式,用一种淋漓的事实。

尖刀不仅割在了杨文医生的颈部,更是割在了每一个急诊医生的身上。

利刃不仅夺走了杨文医生的生命,更是吞噬了每一个医务人员的心脏。

让我感到害怕的,并不是这深冬凌晨的冰冷,毕竟冰冷可以让我冷静。

让我感到害怕的,正是那些冠冕堂皇的温暖,因为温暖会让我沉睡。

让我感到愤慨的,不仅是一次又一次对着医务人员举起的屠刀,也不仅是来自病患和家属的不解与嘲笑。

让我感到愤慨的,还有便是那些麻木不仁的同行和巧舌如簧的“智慧大脑”。

用黑色包裹着的黑夜充斥了我的眼前,它试图掩盖流淌在我脚下的鲜血,也几度阻止我去寻找答案。

但,它忘记了,我是一名急诊科医生,除了双眼,我还有一颗可以用来感受世界的跳动着的心。

鲜血漫过了我的脚面,其中还夹杂了一些热泪。

我打开了自己的书柜,里面都是我最热爱着的文字。

我在别人那里找不到答案,我在网络上找不到答案。

我想在这些人类千百年来智慧结晶的地方寻找到可以抚平伤口、指引方向的答案,我却失望了。

摆在第一排的史书里没有一个字可以为我解惑,堆在第二排的杂文散文集里没有一个标点符号是我想要的,放在第三排的各种医学教科书指南文献里永远都是一堆冰冷的数字图标。

我认真的翻看了每一页,我仔细的阅读了每一行。

在这些泛黄的和没有泛黄的纸张之上,除了摸着了殷红的鲜血之外,我一无所获。

在这些医学的和医学无关的书籍之内,除了看见了歪歪扭扭着的吃人两个人,我毫无头绪。

我知道失掉了方向的绝不止我一个人,我明白被毁掉了信仰的必定有很多人。

我不忍去描述一个被杀害掉的急诊科医生,因为我觉得每一个字都是带着鲜血的利刃,它都会刺在我的心间。

我不能去刻画一个医务人员生命的最后瞬间,因为我觉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杀人的武器,它都会重重的扎在我身上。

看见了那被疯狂传播的视频后,我的心碎了。

耳闻了那些麻木的冷嘲热讽后,我的心怒了。

也许,不是急诊科医生便不会真正明白这种痛。

也许,不是医务人员便不可能体会这份苦。

我有些想不明白,我找不到答案。

我看见了阳光,我看不见希望。

我看见杨文医生,我看见了自己。

我有一些情感,这些天内不知道该怎样表达。

我有一些问题,辗转反侧难以找到答案。

01为什么95岁的病人长时间被滞留在急诊,而杨文医生被杀害后却立刻有了病床?相关专科事前有没有存在明明有病床却因为各种原因将危重病人都丢在急诊的可能?有没有人没有严格遵守医疗核心制度?02为什么头颈部受到严重创伤的杨文医生会被抢救如此之久?有没有存在因为非病情因素而认为延长抢救时间的情况?03为什么要为95岁的患者提供全北京最优质医疗资源的VVIP般服务(网传各大专家紧急会诊等情况),是病人病情急转直下吗?04为什么事发后杨文医生的同事们都敢怒不敢言,甚至有禁止职工发言的传闻?05为什么家属多次扬言暴力威胁后急诊医生依旧被轻易杀害,之前有没有针对保护急诊医务人员的安保预案或计划?分管医疗的部门领导是否有责?06有报道称“患者家医院”,是否属实?07有报道称对于这位95岁病人“减免一切费用”是否属实?病人在贵院的费用是否已经结清?08杨文医生的后事、家属的安抚工作作何安排?为何至医院相关领导的正是表态和人文关怀?09有没有重视急诊科医务人员的心理创伤现状?急诊科医务人员目前是否还能够正常工作?有没有为避免悲剧再次发生而针对急诊科场地布局规划、报警呼救设备等作出调整和计划。

最后来说一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小故事,这个故事我也曾经同大家分享过:

有一天深夜,在急诊室里三个醉汉渣渣呜呜拉扯着我满屋子都是病人和家属有身高超过一米八的小伙子有带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有端着茶杯等候看病的大爷有只顾着自己聊天不怕吵到他人的大妈他们都只是静静地看着一句话也不说似乎在等着我被揍后继续给他们看病又似乎在等着我被撂倒后再踏上一只脚每一个人的眼神都是那么的漠然甚至已经没有了对光反射每一个人都那么无动于衷甚至连一句仗义的话也不敢说即使场面混乱这些人依旧不肯退出急诊室因为他们害怕失去了自己的排队看病的秩序只有那位聋哑病人挺身而出他不顾危险站在了中间为我的撤离赢得了时间从那一会之后我便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弱者才会同情弱者更明白一个人即使身体再健壮也只不过是麻木的看客就像杨文医生被害的那个凌晨一样满屋子都是病人和家属他们却都只是眼睁睁的看着就像杨文医生在急诊抢救室里被抢救时一样他们都只是一边踩着医生留下的鲜血又一边津津乐道的欣赏着

这将是关于杨文医生被害的最后一篇文章。

说那么多血泪

写那么多无奈

除了自哀自怜

更是无可奈何

理想不可或缺

生活不能缺少

放下眼前黑暗

享受日常快乐

继续行医救人

不忘安全健康

从明天开始,将它们放进心底。

收拾心情,继续前行。

-推荐阅读-点击文字即可阅读全文?北京急诊女医生被杀后,我想和大家谈谈!?我的病人临终前说:想吃一口馄饨!?一个让我难忘的民工病人?16岁浮沉人间的少女?那只飞走的麻雀,有没有带走我的病人?

长按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dpf.com/kfal/119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肝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