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现祯专家讲座如何诊断肝硬化

发布时间:2017-6-15

  肝硬化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导致的慢性肝损害,不同患者的发病原因不同,症状表现各异,因此在治疗前有必要进行详细的诊查。许多慢性肝炎患者,都很怕自己的病情发展为肝硬化,但是对于肝硬化的诊断却不清楚,拿到化验单不知其所云。那么,肝硬化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下面让宋现祯专家为我们简单讲解一下: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硬化检查的标准中此项增高常见于急性肝炎、中毒性肝坏死;轻度或中度增高见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等,但不表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越高病情就越重。

  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种种肝硬化检查的标准在肝炎、肝坏死等均可增高,常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同时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存在于肝脏外,如心、肾、脑,胰血细胞中,所以仅有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上升,还应警惕其他脏器病变。ast/alt比值升高,提示肝细胞坏死程度较重或酒精中毒引起的肝脏炎症。

  3.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急慢性肝炎时中度增高,胆汁淤积和恶性病变时,可显着上升。

  4.总蛋白(tp):肝坏死、肝硬化时减低,若小于6g/dl,提示肝脏蛋白的合成障碍。

  5.白蛋白(alb):急性重型肝炎、肝硬化时减低,常小于3.5g/dl,提示肝脏白蛋白的合成障碍。

  6.前白蛋白(pa):这是一种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反映肝脏合成分泌蛋白的功能。前白蛋白减低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阻塞性黄疸,是早期肝功能损害的指标。

  7.球蛋白(g):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增高,若明显增高,提示病情较重,必须定期复查,动态观察。

  8.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1常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提示存在慢性肝实质性损害。若a/g比值持续倒置,提示预后较差。

  9.血清总胆红素(tbil):是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的总和。急性黄疸型肝炎、重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常同时增高,提示为重型肝炎。

  10.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肝炎、肝硬化、肝癌时延长,常大于13秒。

  11.甲胎蛋白(afp):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甲胎蛋白升高不多,这种肝硬化检查的标准一般小于μg/l。但是原发性肝癌时甲胎蛋白往往大于μg/l。

  12.肝脏纤维化的检查:包括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pcⅳ)、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及脯氨酸肽酶等。急性肝炎常无明显改变,而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常显着增高,肝病患者各种胶原均增加,但最重要的是构成基底膜的ⅳ型胶原增加,常大于μg/l。肝纤维化程度越严重,表明肝功能状况越不好。

中西结合实现肝硬化个性诊疗

恒磁脉冲技术+中医辨证施治

  技术原理:采用中医与西医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肝脏靶向用药和穴位注射相结合的方式,借助欧美恒磁脉冲靶向定位技术作为辅助手段,促使高浓度药包快速渗透,直接作用于增生的肝纤维组织,有序分解、软化、吸收纤维蛋白,解除纤维组织对肝实质的包裹、挤压,重建正常肝组织结构,消除肝功能障碍。该疗法能从根本上促进肝功能的恢复,促使受损肝细胞的修复、再生,有效降解、吸收肝纤维,防止进一步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同时更有效的防止肝细胞突变、恶变的发生。

  疗法特点:

  ①该疗法抑制胶原纤维的增生,促使纤维化逆转,促进肝细胞再生,重建正常结构,使肝硬化病变逆转;

  ②实现药物直达病灶,恒磁脉冲靶向定位技术完美解决药物入肝难治疗难题,药物利用度更高;

  ③辨病辩证,真正实现个性化治疗,疗效显著;

  ④有效解决了传统疗法毒副作用大、易复发、见效慢等弊端,使治疗效果提升了5倍;

  ⑤以肝硬化病因为切入点,以消除肝硬化并发症为疗效指标,真正从根源上逆转肝硬化,治疗彻底,不易复发。









































哪家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北京的权威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dpf.com/rchl/78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肝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