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混凝土工程 楼板厚度——主次梁相交部位偏厚,工艺自身缺陷。 问题描述: 次梁钢筋布置在主梁钢筋上部,当满足主梁上部钢筋保护层厚度,即为主梁保护层面层为楼面基准标高时,则次梁上部保护层厚度将高于楼面基准标高,那么次梁相邻板面也将高于楼面基准标高。 解决技巧: 与设计单位沟通,如mm高的主梁,通常保证上下各25mm保护层厚度,钢筋笼高度为mm,此时设计如同意调整钢筋笼为,上部保护层调整为50mm,则一般情况下可解决以上问题。 提醒:此方法必须与设计院沟通确认后方可执行。 楼板厚度——模板支撑体系。 问题描述: ?材料规格差。 ?模板支撑立杆无法调节或顶托调节过高。 ?其他问题不做细说。 解决技巧: ?建议采用50*mm标准规格木方,木方不得扭曲变形。 ?立杆顶部应增设可调节的支撑,调节高度不宜高于mm。 ?板底木方间距不大于mm。 ?立杆间距不大于mm。 ?扫地杆离地间距不大于mm。 ?中间水平拉杆步距不大于mm。 楼板厚度——施工控制差,导致楼面平整度差,而出现板厚度不均。 问题描述: 混凝土表面收光处理差,找平施工较随意。 解决技巧: ?单人操作应采用2米铝合金刮杠赶平。 ?多人操作可采用更长的刮杠赶平。 ?混凝土施工往往在夜间施工,应确保充足的照明。 楼板厚度——现场施工管理差,缺乏管控措施。 问题描述: ?负弯矩钢筋多为一级钢,强度较低,踩踏易变形。变形后,混凝土难以盖住钢筋时,为不露筋,局部加厚。 ?传统的钢筋马凳不易固定,负筋仍然容易踩踏变形,且钢筋马凳外露于板面会产生锈点。 ?楼板厚度控制方面无有效措施。 解决技巧: ?方式一:PVC支撑,间距*;成品支撑施工简便,未起到板厚控制作用。 解决技巧: ?方式二:钢筋吊凳,间距*,应满足人行步距要求,以便于施工人员行走。有利于板厚的控制,且可重复利用。 解决技巧: ?方式三:成品细石混凝土预制支墩,利于板厚控制。 解决技巧: ?方式四:自制木盒控制板厚。 其他楼板厚度控制技巧 传统的有:柱筋标注等高线,楼面找平时拉线控制。 楼板厚度施工过程控制和检查采取插签方式,安排专人跟踪检查。 通常做法是在钢筋棒上以红油漆画出标高线,采用尺量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夜间施工时操作不便,如图所示钢筋棒检查较为便利。 厨卫间预埋木盒高度与楼板厚度一致,可有效控制楼板厚度。 厨卫间降板采用角钢。高低差为50mm时,采用L50角钢,固定角钢时控制上边缘与室内标高平齐,则厨卫间与下边缘平齐,作为标高控制点,可有效控制楼板厚度。 砼垂直度——模板支撑体系缺陷。 问题描述: ?涨模、接缝不平,导致垂直度、平整度差; ?剪力墙整体倾斜,导致垂直度差。 ?根部涨模、漏浆严重,导致底部平整垂直度差。 ?上下层剪力墙错台。 解决技巧: 剪力墙采用水泥预制内支撑,间距不大于mm,绑扎固定。有地区公司采用钢筋支撑,容易产生锈点,用量较大时锈点过多,抹灰也会因为锈点而空鼓开裂。 解决技巧: 层高3米以内剪力墙应至少设置5排对拉螺杆,最下排螺杆距地不得大于mm,最上一排距上部板底不宜大于mm。 解决技巧: 剪力墙应增设斜撑,楼板上应提前预埋钢筋头。 斜撑至少一道,间距不大于2mm。 解决技巧: 模板垂直度应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前验收、校准。 解决技巧: 柱脚、剪力墙底部漏浆解决方案:墙、柱模板下口可先用模板条沿边缘固定,离墙、柱边预留20mm的间隙用于模板插入。 解决技巧: 剪力墙层间错台控制技巧: 浇捣砼时在剪力墙或柱头下mm位置埋设螺栓,上层支模时,该螺栓作为固定模板的支点,避免柱根部错台。 第二部分:砌筑工程 问题描述: ?组砌形式不统一,灰缝大小不一,墙面瞎缝透亮多; ?门窗洞口偏差大; ?转角墙、丁字墙没有相互咬合,形成通缝。 解决技巧: 样板先行,确定排砖模板,非标砌块尽可能预先统一加工。要求施工单位编制砌筑排砖图,并明确交底,便于普通工人识图,有利于组砌形式、转角通缝、洞口偏差等问题的解决。 解决技巧: 排砖原则:先画出水平灰缝线,按砌块错缝搭接的构造要求和竖缝的大小排砖,尽量以完整砌块为主,其他各种型号砌块为辅进行排列,尽可能减少其他砌块的种类,否则将增大加工时效,同时也会增加砌块调配和砌筑选砖难度,降低效率。 问题描述: ?构造柱采用步步紧,造成空心砖孔洞较多,墙体破坏严重,存在渗漏隐患。 解决技巧: 构造柱支模应使用对拉螺栓,避免使用步步紧。 小技巧: 空调洞预制,有利于质量控制,如空调洞向外倾斜的角度控制;不需要洞边塞缝,因塞缝不密实导致渗漏等等。 小技巧: 墙体顶砌部位预制定型混凝土块,以利于顶砌的饱满。 第三部分:抹灰工程 空鼓、裂缝解决技巧: ?线槽及不平整部位应先以水泥砂浆填补或修平。 ?挂网,不仅不同材料交界面,线槽也应挂网; ?喷浆、甩浆均可,但是要注意淋水养护,确保强度; ?抹灰应提前湿润墙体,不见明水; ?抹灰后要及时养护,为确保楼内环境、不形成楼面积水,建议采用喷壶。 墙面空鼓与开裂问题的特征与共性 墙面空鼓与开裂的共性主要有如下二大方面: 1)抹灰层的强度与密实度较差 2)墙面抹灰层中间往往存在纯浆水泥层 影响墙面抹灰层不够密实的成因 1、墙面抹灰没有按相关技术规程的基本要求实行分道施工。 2、新拌砂浆超过施工开放时间或受到污染,而影响到砂浆的性能。 3、砂料没有过筛级配。 4、抹灰之前没有对基层上的凹凸不平及孔洞部位修补处理。 5、钢丝网未张拉牢固。 6、砂浆的和易性、粘连性与施工开放时间难以满足施工要求。 成因一,墙面抹灰没有按相关技术规程的基本要求实行分道施工 一则,砌体与混凝土结构的抹灰层基面,在饥水性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抹上墙的砂浆其初凝时间是无法一致的。 大量实例工程经验证明,抹在混凝土结构基面上的底层灰与罩面灰其分道施工间隔时间小于12个小时的话,施工确实是难以将抹灰层搓抹密实的。故其出现开裂与空鼓缺陷的概率是甚高的。 另则,墙面抹灰一次上浆过厚,施工不但难以将抹灰层搓压密实,而且极容易出现下滑,抹灰层的密实与粘结力就难以保证了。 成因二,新拌砂浆超过施工开放时间或受到污染,必然大大降低砂浆的施工操作性和粘结力。 此外,砂浆进入初凝后再加水重新调拌,在事实上已改变了砂浆的水灰比,难免会使砂浆的干燥收缩剧增。 成因三,砂料没有作出过筛级配。砂浆中难免会存在较粗骨料或异物,施工就无法将浆料搓压或挤压密实了。 成因四,抹灰之前没有对基层上的凹凸不平及孔洞部位作出修补处理,以及抹灰层收口界面粗糙,施工就难以将砂浆料搓压密实。 成因五,钉挂在墙面上的钢网未张拉牢固,其在抹灰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回弹的问题,抹灰层就难以确保密实了。 成因六,砂浆的和易性、粘连性与施工开放时间难以满足施工要求。 普通水泥砂浆和易性与粘连性差,施工开放时间短,施工主要以提高灰砂比使砂浆在短时间内固结的做法应对。这不但使得抹灰层的硬脆性极为明显,而且施工也难于将抹灰层搓压密实,是这类墙面之所以普遍存在网状裂缝与空鼓的主要缘故。 户内门洞/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极差、开间/进深和方正度等三项问题 控制线的技巧: 控制线应从结构施工时开始布放;实际为必做的工作。 控制线距剪力墙、柱边应为-mm; 技巧在于:控制线转角处要以红油漆做出三角标示,以备墨线消失后可随时恢复; 三角标示应长期保留,直至抹灰完成。 使用统一的控制线将有利于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的控制。 解决技巧: 灰饼布置应按照地面放线布置,首先制作墙面四角的灰饼; 布灰饼时不仅要考虑墙面平整、垂直度,还要考虑垂直墙面间的阴阳角,确保房间的方正; 通过四角的灰饼拉线制作中间的灰饼,灰饼间距不得大于1.5m; 小技巧: 抹灰面终凝前施工单位应进行墙面自检,如存在问题可立即处理。 第四部分:门窗工程 问题描述: ?塞缝前,框体缠绕的保护膜未拆除; ?发泡剂施工质量差。 发泡剂施工技巧: 窗框调正并固定; 发泡剂使用前应摇匀; 刚打完的发泡剂必然是不平整的; 开始发泡立即用手或工具将其压平即可。 图文转自建筑工程鲁班联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 山东金富地股份,正规的生产企业,完善的标准体系,济南市建筑产业化基地,金富地建筑节能模块国家大力推广的绿色新型建材,用金富地建筑节能模块建房,绿色、安全、环保、无污染,彻底告别粘土砖,施工简单快速,省时省力省人工,金富地为您省到家;建完即可入住,冬暖夏凉,冬天不用生炉子,减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低碳生活,仅靠阳光照射、人体活动散发的热量和家用电器产生的热量,室内温度就能达到16℃~22℃,夏天不用开空调,只要通过调节窗帘,避免阳光直射入室内,室内温度就能保持在27℃以下,防潮抗震耐盐碱,抗震8度,隔音强,无论狂风和暴雨,模块墙体稳当当。 金富地建筑节能模块,立足乡村建设,营造和谐社区,发展绿色经济,与社会齐发展,共圆中国梦! 用金富地模块建房,畅享一生,造福子孙,为您提供健康、舒适的美好家园。 金富地建筑节能模块火热促销中,欢迎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