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羊之家yangyangclub ——与养羊人在一起! 每天分享专业、实用内容!
在国内山羊饲养方式,尤其是肉山羊饲养方式转变的情况下,山羊尿结石症的发病率大幅上升,希望这篇文章对于大家有所帮助。
阻塞性尿结石症在绵羊肥育,饲喂精料型日粮的条件下,是较为经常发生的疾病。过去,山羊很少管理在这种集约化条件下,因而这不是常见的疾病。但是随着肉山羊的规模化舍饲饲养的出现,导致精料的饲喂量增加,山羊由过去的自由采食转变为每天饲喂1-2次的限食饲养。随之而来的是阻塞性尿结石症成为了这种饲养条件下的常见病。
山羊的阻塞性尿结石症的临床病例常见于小公羊和阉羊。美国马萨诸塞州Tufts大学对于38只山羊阻塞性尿结石症的追溯性研究表明,有24只出现在阉羊,14只出现在公羊,并无母羊发生。
阻塞性尿结石症是由于结石阻塞尿道而导致不能正常排尿所致。尿结石的形成是生理、营养和管理等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公山羊出现尿结石症还与其解剖学特点和阉割有关。
尿液是一种矿物溶质的高度饱和溶液。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溶质通常处于溶解状态。可是,许多因素可以诱发矿物质从尿液中沉淀出来形成结石。这些因素包括:因饮水减少或无感觉性发汗所致的尿液浓度增加,尿壅滞,尿液PH值升高(有利于磷酸盐结石沉淀),尿液矿物质浓度增高(与饲料成分有关),保护性胶体(通过将尿转化为稳定的胶凝状态从而抑制沉淀的出现)的含量减少。
结石的成分更多的是与饲草、饲料的组成有关。山羊尿结石通常为磷酸盐结石,特别是磷酸钙(磷灰石)和磷酸胺镁(鸟粪石)。磷酸盐结石多为砂粒或泥沙型。磷酸盐结石的形成是由于精料多、粗饲料少、钙磷比例低、镁含量高的饲粮和碱性尿所造成的。偶尔也会出现硅酸盐结石,这通常是因为所摄入的饲草是生长在砂质土壤或者饮水的二氧化硅含量高。如果饲粮的二氧化硅含量高,而且钙磷比例也高,这时如果还添加有碳酸氢钠,这就可能形成硅结石。硅酸盐结石通常出现在以禾本科牧草和谷物干草为主的情况下,在干旱地区尤其严重。偶尔还会出现草酸盐结石,通常是因为摄入了过多的含草酸盐饲草,如盐生草属这样的植物。草酸与钙会在瘤胃中结合,但是在健康的瘤胃中,细菌会适应瘤胃的酶系统,能更为有效地分解草酸盐。偶尔还可能出现碳酸钙结石。地三叶草的钙含量高,在这类草地大量地放牧,会导致碳酸钙结石的生成。
谷物类精料的磷含量高,而钙含量低。这种钙、磷的不平衡性有助于生成磷酸盐结石,喂给肥育饲料的育肥羊和阉羊可以经常见到这种情况。当精料的镁含量高时,也增加了结石生成的可能性。谷物含有非正常的钙、磷比例,为1:4到1:6,因而以谷物为主的日粮就会导致大量的磷进入到体内。更为重要的是反刍动物的唾液含有丰富的磷。当我们饲喂偏精料型日粮时,由于精料不能促进唾液的大量分泌(粗饲料就能促进唾液的大量分泌,使体内较多的磷随唾液进入消化道随粪排出体外),这样一来更多的未能随唾液分泌的磷就只能从尿中排出,可能导致尿的磷酸盐结石产生。
山羊的生产实践和验证性试验都观察到饲粮与结石形成的相互关系。巴西山羊喂给由3份玉米和1份棉粕组成的精料日粮,结果观察到磷酸胺镁结石(鸟粪石)(Unanian等人,)。澳大利亚的安哥拉山羊喂给钙、磷比例为1:15的育肥颗粒料,也观察到上述情况(Bellenger等人,)。山羊喂给镁含量超过0.6%的日粮,结果出现鸟粪石结石,甚至当钙、磷比例相当平衡的情况下也出现这种结果(James和Chandran,;James和Mukundan,)。还有试验指出,山羊饲喂由粉碎玉米和豆粕组成并添加3.5%磷酸氢二钾组成的日粮,会产生磷酸盐结石(Sato和Omori,)。
还有一些其它的因素也影响到结石的生成。结石出现之前是需要有其前体,即要有“核”(nidus)。膀胱脱落的上皮细胞通常起到了这种“核”的作用。增加上皮细胞脱落的因素包括维生素A缺乏和尿道的感染。已经完全证实维生素A缺乏对于阻塞性尿结石症的作用(Schmidt,)。脱落的上皮细胞数量巨大时,会阻塞尿道,甚至不需要形成矿物质结石也会阻塞尿道。尿道感染会改变尿的PH值,这会有利于矿物盐的沉淀。尿中的粘蛋白类的增加,起到了基质和有有利于结石凝结的作用。饲粮中的雌激素物质或生长促进剂(己烯雌酚或含有雌激素成分的豆科植物)会增加尿的粘蛋白浓度。精料含量高的日粮,特别是它的颗粒料,是有利于尿粘蛋白类的增加。如果不是采用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而采用每天饲喂1-2次,这会引起饲喂后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的排出暂时性减少,从而增加了尿的浓度,就存在形成结石的风险。
尿道阻塞并不是结石形成后的必然结果,这还取决于解剖学因素的影响。尽管母山羊事实上已经生成结石,但出现阻塞性尿结石症还是罕见的。因为母山羊短而直的尿道使结石容易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而与此相反,公山羊的长而呈S型弯曲的阴茎使尿道也长而弯曲,并且阴茎的末端又是口径很小的尿道突起,这就使很小的结石都会造成尿道的阻塞。公羔过早地阉割会导致阴茎发育不全,使尿道内径变小,以及成熟的尿道突起与包皮粘膜层不能完全分离,这就会使上述情况更为恶化。阉割会使山羊尿道内径变小的效应已为Kumar等人所证实()。来自饲粮或促生长埋植剂的外源性激素也可能导致尿道直径变小,这是因为骨盆区的附性腺增大隆起造成的。
尿结石可在上、下泌尿道生成,并阻塞尿的排出,并导致出现痛性尿淋沥、排尿困难、血尿、尿毒症及最终可能导致死亡。虽然膀胱、输尿管和肾盂三角区也可能是结石阻塞位置,但是最为通常见到的阻塞位置是尿道突起(见图1)和阴茎S状弯曲的末端。当出现尿道完全性阻塞时,排尿很少或不能排出尿液。这时由于肾功能下降、继发输尿管积水和肾积水,导致出现氮血症。除非尿道阻塞自然减轻或者给予治疗措施,膀胱或尿道最终会破裂。在前一种情况下,由于尿液充满腹腔而出现腹胀;在后一种情况下,根据尿道破裂的位置,尿液会充满会阴或包皮区的皮下空间。在这时,尿毒症过程会加快,如不采取措施,最终会导致山羊死亡。
临床所见:
在结石阻塞的最初阶段,病羊显得烦乱不安。尾巴颤搐是一个早期信号。病羊排尿因困难而努责,发出痛苦咩叫声。明显的腹压可导致一定程度的直肠脱垂。这让无经验的畜主误认为是便秘症状。病羊强力努责意图排尿时,在会阴中缝触诊会感觉到膨胀和脉动。在包皮毛上可能附着有血尿或结晶。不完全阻塞的情况下,病羊排尿困难,间断性地排出少量尿液。
要小心检查尿道阻塞的部位。常见的阻塞部位是尿道突起,在这里常可见到结石。沿着包皮和会阴进行深部触诊时,在阻塞附近的位置,如阴茎S状弯曲处,会显现疼痛和隆起。在阻塞症状出现后,如任其发展,通常在24-48小时内会导致膀胱或尿道破裂。膀胱或尿道破裂会缓解病羊的疼苦,在并发尿毒症症状出现之前,病羊看起来似乎处于正常健康状态。无经验的畜主又会误认为病羊已经好转,却不知道病程进一步加剧。如果尿道破裂,就会发现包皮或会阴的皮下明显地被尿液充满。如果膀胱破裂,腹部的两侧会出现腹胀,但进程较慢,可能难于察觉,较肥的山羊更是如此。随之而来的尿毒症使病羊食欲减退,衰弱和沮丧,这是一种垂死的状态,如不采取措施,后果是致命的。整个临床过程通常为2-5天。
临床病理学和尸检:
有阻塞性尿结石的山羊,其临床生化指标检查异常,显示为氮血症。特征为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酸酐水平高,如果膀胱或尿道破裂则水平更高。病羊的血尿素氮水平为11.7到47.5毫摩尔/l升(70to毫克/分升)(vanWeeren等人,)。尿结石症山羊的生化指标检测表明,其血尿素氮、肌酸酐、总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钾的含量较高,而磷的含量较低。低氯血代谢碱毒症是最为常见的酸碱平衡异常。膀胱或尿道破裂通常表现为高钾血症和低钠血症。当能够取得尿样时,应检查尿沉淀。明显的结晶尿就能支持阻塞性尿结石症的诊断。吸出皮下液或腹液以检查是否为尿液是有用的。但是证实为尿液还是不能下结论是否破裂。因为有报导称,甚至膀胱还没有破裂的情况下,在腹腔仍然可以存在尿液,这可能是膀胱内的高压使尿液能够通过完整的膀胱壁(Ewoldt等人,)。有的阻塞性尿结石山羊可发展成肾积水或尿渗漏到肾的周围。腹液的尿素氮和肌酸酐水平等于或高于血液中的含量也表明腹液是尿。超声检查对于结石的程度和位置可提供一种快速、非侵袭性和安全的方法。
尸检:
小心地剖开尿道,可见到结石、尿道损伤(见图2)和膀胱或尿道破裂。结石存在于膀胱或肾盂可作为是否为阻塞性尿道结石的附带发现。结石的存在提示我们需要检查羊群的营养管理是否妥当。所取得的结石就进行化学分析,看是属于何种类型的结石。
诊断:
关键性临床诊断依据:臌胀、痛性尿淋沥、无尿或排尿困难、试图排尿的咩叫。
在早期阶段,当出现使劲努责排尿时,要与胃肠道阻塞的症状区分开。在识别痛性尿淋沥时,要排除膀胱炎和溃疡性包皮炎。当膀胱或尿道破裂显现尿毒症症状时,必须考虑导致病羊沮丧和衰弱的其它原因,尤其是肝性脑病和肠毒血症。在证实腹腔和皮下存在尿液的情况下,能很快使病因的范围变小。
治疗:
该病的治疗对于畜主和兽医来说都是很棘手的事情,针对具体的发病原因,采用适宜的预防措施才是上策。治疗的方法取决于病程的阶段,结石的性质和程度,病羊的经济价值。
病羊处于膀胱或尿道破裂之前的阶段,可考虑保守疗法。如果结石存在于尿道突起,可考虑切除突起,恢复排尿功能。但尿道突起的切除只能作为短期的临时措施,因为除去之后的阻塞性尿结石症的复发率是很高的(有报导为87.5%)。当尿道突起的结石为泥砂型时,有时候可成功地将其挤出,而不用切除尿道突起。这种方法需要实施阴茎外置术。如果结石位于尿道突起的近端,可尝试采用尿道水压脉冲法冲出结石。这种方法成功的机会少,而且易于造成尿道损伤。当保守疗法失败时,可考虑实施外科手术,这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梗阻性尿路结石的预防主要是依靠抑制尿液中离子的聚集,从而防止结石的生成。为达此目的,主要的控制要点有如下三个方面:增加排尿量,酸化尿液,减少尿液中形成结石的溶质(溶解物)。以下分别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但在实际的预防措施中是将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控制。
1、增加排尿量:
浓度高的尿液较之浓度低的尿液更有可能形成沉淀,从而生成尿结石。因而增加饮水量和促进利尿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确保有足够的清洁饮水供应。山羊特别在意饮水被排泄物、饲料或其它异物污染。因而要注意饮水设施的位置和清洁程度。山羊还是一种非常讲究群体内社会等级制度的动物,处于上层等级位置的山羊个体可能独霸饮水设施。因而还要考虑到水源有足够的空间位置。饮水的冬暖夏凉可促使山羊多饮水。
增加饮水量和稀释尿液的一个关键措施是增加每天的食盐饲喂量。按照总干物质采食量的3-5%添加食盐。总干物质采食量则按照体重的2%估算。如一只40公斤阉山羊的估算采食量为每天0.8公斤,每天所需食盐为24-40克。如果采用自由采食或添砖的方式,山羊可能不愿意摄入上述那样多的食盐,因而应直接将食盐混入饲草内。另一种方法是将食盐溶解后,喷洒到干草上。
2、酸化尿液:
反刍动物的尿液通常呈碱性,而碱性PH环境易于生成结石。尿液酸化可以增加磷酸胺镁(鸟粪石)、磷酸钙(磷灰石)和碳酸钙等尿结石成分的溶解度,从而抑制它们在尿中沉淀。有证据表明,酸化绵羊尿液可以抑制硅酸盐结石的生成(Stewart等人,)。在饲料中添加氯化铵这样的阴离子盐类对于抑制硅酸盐结石的生成是有用的(Stratton-Phelps和House)。每天的添加剂量可以按总干物质摄入量的0.5-1%计算,或者按照精料量的2%计算,也可以按照每天-毫克/公斤体重计算。如用硫酸铵代替氯化铵,则按照总采食量的0.6-0.7%计算。但是饲喂硫酸铵与绵羊羔的脑灰质软化症有关系((Jeffrey等人,))。氯化铵对于山羊来说,其适口性并不好,如果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是不可能摄入的。需要将氯化铵添加到精饲料中才能保证氯化铵的摄入。但是要注意的是,精饲料本身也是一种可生成尿结石的物质,因而应限制精饲料的摄入量。也可采用将氯化铵混入糖溶液、蜂蜜、或糖浆中给山羊灌服。
尿液酸化剂并不是一种万能药。在巴西的试验条件下,在一种易于形成结石的山羊饲粮中,按照精料的0.5%添加氯化铵,结果还是没有防止结石的发生((Unanian等人,)。这可能是山羊对于阴离子添加剂的尿液酸化效应具有较强的抗性,尿液PH值会逐步恢复到碱性环境(Stratton-Phelps和House)。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长时期使用氯化铵会导致山羊的骨质吸收(Vagg和Payne,)。
3、减少尿液中的结石溶质(溶解物):
关键是控制好山羊的饲草、饲料,从而减少尿液中生成尿结石的溶质(溶解物)。这需要从不同类型的尿结石角度考虑这个问题。
鸟粪石样的磷酸盐结石的生成是与饲喂大量的谷物饲料有关,这是因为谷物饲料中的磷含量很高。
颗粒饲草、饲料所组成的日粮会导致唾液分泌的减少,从而使磷随着唾液通过消化道的排出减少,结果是磷通过肾脏的排出增加。所以,对于磷酸盐结石是一个大问题的山羊群不应饲喂颗粒饲草、饲料。
与磷酸盐结石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日粮中的钙、磷比例。钙能够抑制肠道中磷的吸收。如果日粮的钙、磷比例太低,结果是肠道中磷的吸收过多,而这些磷最终要通过肾排泄出体外。理想的日粮钙、磷比例为2:1到2.5:1。
镁对于磷酸盐结石的发生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当钙、磷比例合符要求时,日粮中过多的镁也可能导致磷酸钙或磷灰石结石的形成。当钙、磷比例为2:1时,饲粮中的镁含量不能超过0.3%(以干物质为基础计算)。
当断奶前的山羊羔饲喂代乳品而发生结石时,应该分析代乳品的成份。有的代乳品的钙、磷比例只有1:1,这就需要给山羊羔补饲钙。
碳酸钙尿结石的形成与饲喂高钙含量的紫花苜蓿或其它的豆科干草有关,或者与三叶草牧地放牧有关。成年公羊和阉羊易于产生尿结石,如果它们的饲粮是以豆科干草为基础,就不太可能需要补充钙。因而有尿结石问题的羊群,应使用优质禾本科干草来代替。
在采用粗放的放牧饲养方式中,似乎最为常见的结石是硅酸盐结石,这是因为牧草的硅酸盐含量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充足的饮水和补饲食盐是有益的。
4、还值得考虑其它控制措施:
多次饲喂或自由采食的饲养措施要好于每天饲喂一次或两次。保证满足维生素A的需要,也是应考虑的问题。公山羊羔的阉割年龄延后也是一种控制措施。可是早熟的山羊需要在3月龄就阉割,这就需要在这一年龄段,实施公、母分群饲养。 图1尿道结石常见位置是在尿道突起,图示的损伤是罕见的,尿道突起的阻塞部位像一颗猎枪铅弹. 图2阉羔羊尸检所见,在结石阻塞部位的尿道海绵体部出现坏死、炎症和出血。 相关阅读 养羊常用兽药用法用量大全,妈呀,真全! 羊各种各样的流产困扰过你吗?此文为您全方位解忧愁! 小尾寒羊便秘后腹泻,死前口吐白沫……进来看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