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组织乡土文化骨干赴中山学习交换 7月8日,开平市人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文化广电出版局联合组织市乡土文化培养基地骨干40多人到中山市进行为期两天的参观学习和交换,鉴戒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提高开平市乡土文化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快推动创建“文化名市”的建设。 学习交换团一行前后参观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故居翠亨村、中山文化艺术中心,凝听中山文广新局关于中山乡土文艺创作和乡土文化人才培养的报告,并在中山大剧院观摩文艺演出,学习交换了中山市乡土文化人才培养和乡土文化传承的先进经验。 据介绍,早在2007年,中山市就提出了文化名城建设发展战略,并把它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战略目标之一,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投资100亿元打造以孙中山文化、历史文化、产业文化、民俗文化、公共文化、博爱文化、“3名”文化(即名人、名牌、名作)和生态文化为内容的“八大文化工程”。紧随其后,《宣扬文化系统优秀人才10、百、千工程培养工作》《中山市宣扬文化精品奖暨“五个1工程”奖评奖办法》等一系列培养人材和嘉奖精品文艺创作的办法前后出台;2009年设立的“中山杯”华侨文学奖,以“文化”之名为中山文艺工作者与严歌苓、张翎、洛夫等海内外知名华文作家搭起了对话、交换的平台,为繁华文艺创作环境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战略上立意高远,操作上寻求精细,影响上实现广泛,发展文艺精品的“三部曲”,已使得广东省中山市在文艺创作上盎然春意:继出自这个侨乡的3部作品已于日前入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后,深烙“中山印记”的文艺作品相继在第十五届“群星奖”、第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好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中斩获6项大奖和2部电视纪录片入围。据不完全统计,仅2008年2009年两年间,该市已有120多件(部)作品获省以上奖项。2011年3月,中山市成功创建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开平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谭发宁表示,通过这次学习交换,对我市的乡土文化工作的展开,和乡土文化文艺精品的创作和打造,均有有很大的启发作用。谭发宁表示,我们要鉴戒中山市的经验,积极探讨培养乡土文化人材的机制,使这些人材更好地为开平市的文化和经济服务;同时在乡土文化项目的保护、特别是在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要加大工作力度去发掘、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