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中医思维十可快速
在中国,身怀这般“绝技”的人真的不少。我四姨奶经常被找去给人看病。看她给人治病,我母亲竟看傻眼了。高热、抽搐之人,她让人把病人肛门扒开,露出一条白色的硬质病灶。她用小刀划开,挑出一丝丝的白线,白线挑尽了,人就好了。外伤感染引起的高热,咱们看就是败血症,可她老人家“截红线”,顺着伤口找“红线”,在红线端点挑开,放出毒来……还有一种急症,她是用一个大麻针点一下咽喉处,据说有一个小白点。 与我四姨奶相比,我母亲反倒像一个西医,因为她治这些病是当大病治的。她认为我四姨奶这么治病“没道理”,后来,她下结论说:“这是土办法,治的是地方病。”但我四姨奶很得意,医院或我母亲就是大病,而对她来说,治这些病就是小事一桩。但她治不了自己的风湿,时不常地要住到我家,让我母亲给她针灸、吃药。 好多对西医说来是大病、没办法的病,对中医来说是小病、好治的病。同样,对中医来说束手无策的病,对西医来说也可能是小事一桩。而对中西医来讲都是疑难的病,可能土办法对付起来又游刃有余。所以,什么事情都不能弄绝对了。我奶奶就不迷信我母亲,她几次用土办法给我们几个孩子治病,把我母亲气得哭着离去。有一次,我母亲不在家,我三岁的小弟弟生了一身黄水疮。我一看全身都烂了,就要去找我母亲想办法。我奶奶把我拦住,让我蒸了一锅土豆,蒸熟后放到罐中捣烂,趁热敷到小弟身上,再用布条缠住。敷了几次,疮就好了,一点疤痕都没留,我感到奇怪。奶奶说,有什么可奇怪的,土豆解毒。 五、用心体会,人都可以给自己治病 人,能给自己治点病很正常,不是非得医生不可。丹顶鹤腿断了,它会像打石膏那样用草裹着泥敷在腿上。狼有病了,也会自己找草药吃。有句老话说“久病成医”,说的就是自己多体会,也能琢磨明白好些医理,何况中医是不停顿地琢磨了几千年呢。 这个琢磨不仅靠脑,还要用心,用心去体会、去感受。中医的感受性是比较强的。女儿现在看人就是从医生的角度,从人的脸色上观察好几个脏器的问题,甚至从人呼吸的轻重、身上的气味等进行推理判断。虽然我知道这很原始,但也大加赞赏:“好,咱女儿真行,会看化验单也会看脸色,医院也能当医生!” 我估摸,历史上好多大医自己的身体就不太好,他们从自身得到许多真实体会才可能认可中医理论。他们的身体就是自然的温度仪、湿度仪和其他方面的检测仪。试想,李时珍的身体如果不是非常敏感的话,他怎么通过尝草药来测定药性?他如果是个彪形大汉,得吃进多大量的药才能感觉出药物反应?常年尝百草还不把自己害死了? 六、仪器取代不了感觉 现在仪器的定量分析能力已相当强了,但是品茶和品酒在很大程度上还要请品茶师和品酒师,好香水还要靠闻来鉴定。这就是说质量不是仪器测量就能确认的,灵敏的感官还是不可少的。我们承认仪器是检测仪,却不承认我们的身体也是检测仪,而且是更好的检测仪。 七、真正的学习需要用身体去体会 如果我们不是把眼睛蒙上,不让眼睛只盯着眼前的那点教材,别把心屏蔽,那么,我们的感觉自己就会挑选我们的精神食粮。这样不仅眼看耳听是学习,动手动脑是学习,同时心领神会也是学习,我们身体的各种感觉器官都会参与到学习中来,才会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体会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真正的学习也是需要用身体去检测的,当身体被这样全面地调动起来时,我们怎么会认为身体是累赘呢?怎么会体验不到生命的快乐呢?这时,认真观察生活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知识和智慧。 本文选自艾宁的《问中医几度秋凉》,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