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邀您走进新绿时代共享浓浓绿意++新时代+绿时代=新绿时代5月初,一位朋友约在下一道去考察南阳艾草产业。遗憾是因疫情,这位朋友不能成行。端午节前,在下便一人应邀前往。在此,分享几个帖子,供大家浏览。在下也准备试一试,看看艾灸的效果究竟如何?第一篇:经年发展,中医艾灸为什么成为了老百姓重要的养生方式?第二篇:艾灸多长时间才会好?一个疗程一般多久?第三篇:艾灸后怎么看湿气排出湿气到底是什么意思?第四篇:中医无绝症,艾灸有奇效!第五篇:艾灸一定要把穴位灸透!经年发展,中医艾灸为什么成为了老百姓重要的养生方式? 原创艾小白 “针、灸、药、砭”是我们国粹中医治疗疾病的四大法宝。 其中“灸”重视机体自身潜能的激发与调动,是“治未病”的重要手段。《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足以体现“灸”的重要性。 《宋史》记载: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生病,他便急忙前去探望,并亲自手持艾条替弟弟艾疗。其弟体有寒湿,当温热气息通过艾灸送入体内寒热交织时疼痛难忍。赵匡胤不忍,也给自己艾灸,分担弟弟疼痛,让弟弟更安心艾灸。 古人赞赏其对弟弟情谊,于是有了“灼艾分痛”的典故。 可见,在古代艾灸粉丝之多,应用之广,下至平民,上至达官贵族,无疑将艾灸这个神奇的治病养生疗法作为治病保健养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提高免疫力
穴位配伍:
?提高身体免疫力:配足三里穴、命门穴;?哮喘:配定喘穴、孔最穴;?泻热:配曲池穴、合谷穴;?缓解颈椎病:配肩井穴、中府穴。身柱穴:儿童百病之灸点身柱穴,归属督脉,有补气壮阳、益智健脑、感冒咳嗽、气喘等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疗法可加强机体长骨激素的分泌,加强钙质的吸收,以实现长个;同时艾灸可改善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抗病能力,使儿童健康成长。
快速取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穴位配伍:
?健体助长:配穴关元穴、足三里穴;?慢性支气管炎:配大椎穴、肺俞穴。中脘穴:胃病、胃痛必灸穴位中脘穴,是脾胃病的常用穴。若刺激中脘穴之后,胃的蠕动会增强,表现为幽门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因此对于胃胀、呕吐、食欲不振等很有效果。快速取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寸为4横指宽,1寸为大拇指指关节宽,4寸即为4横指宽加1大拇指宽)。
穴位配伍:
?急性胃肠炎:配梁丘穴、下巨虚穴神阙穴: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穴,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能。可用于体弱多病的人强身健体、老年人的回春延年。而对于宫寒、手脚冰冷的毛病,艾灸神阙可以温补下元,祛除寒气。古时候就开始有人熨脐,灸脐,以温中祛寒,调和营卫,疗效出众。快速取穴:肚脐正中,俗称“肚脐眼”。穴位配伍:
?温补肾阳、肠鸣腹痛:配关元穴?脱肛:配百会、膀胱俞(有升阳举陷,回阳固脱的作用)足三里穴:调和脾胃的明星穴足三里穴,堪称人体穴位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功能。且宫寒、慢性妇科炎症、卵泡发育不良,都用得上这个“明星级的穴位”。涉及症状胃肠功能低下、腹泻、胃下垂、尿路感染、下肢不遂、高血压、肥胖、口臭等。快速取穴:坐位屈膝,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圈住髌骨外上缘,余4指向下,中指指尖所指处即为足三里穴,按压有酸胀感。穴位配伍:
?健脾化痰:配曲池、丰隆、三阴交?和胃降逆,宽中利气:配中脘、内关?清泻血热,疏理肝气,宽胸利气:配梁丘、期门、内关三阴交穴:女性的不老穴位三阴交穴,可以说是女人的“不老穴”,它是妇科病的“灵丹妙药”,有人就把它称为“女三里”。它是脾、肝、肾三条经络交集的穴位,能调理月经,改善皮肤。其实女人脸上长斑、痘、皱纹,其实都与月经不调有关。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其中,脾化生气血,统摄血液。肝藏血,肾精生气血。女人只要气血足,那些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不来月经等统称为月经不调的疾病都会得到改善。快速取穴:位于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寸(四指),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左右两小腿上各一处。穴位配伍:?月经不调:配滑肉门穴、命门穴涌泉穴:补肾壮阳、强筋壮骨涌泉穴,肾经经脉的第一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有增精益髓、补肾壮阳、强筋壮骨之功。若肾虚精少,则记忆减退,腰膝酸软,行走艰难,性能力低下,未老先衰。快速取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两只脚各一处。穴位配伍:
?咽喉肿痛:配然谷穴?安神助眠:配神门穴、内关穴?补肾强体:配命门穴、肾俞穴05艾灸的常用灸法?我们艾灸日常用作保养的话,可以采用最简单的方式——隔空灸。即将艾条点燃后在施灸部位(穴位)上~厘米,进行熏灸,每次艾灸5~10分钟,每日每个穴位艾灸1次。其中,隔空灸又可分为手持灸和艾灸盒灸两种。手持灸艾灸盒灸手持灸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三种。其中温和灸临床运用最为广泛,此法温通经脉、散寒祛邪,多用于灸治慢性病。
施灸方法:施灸者左手中、食二指放于被灸穴位两侧,以感知患者皮肤受热程度。
盒灸:多用于背部无法独自施灸的部位。常用的灸盒,用木头或铜盒制成。灸盒底部设有许多小孔,把点燃的艾柱(即短截的艾条)放到盒子中,艾热经过底部小孔,传导至皮肤表面的穴位上。盒灸的优势:1.代替人工:尽可能通过器具施灸,代替双手施灸,解放人工;.简便易操作:易于操作,随时随地方便施灸,即便独自一人也好操作。在艾灸发展的这多年里,先辈们总结了无数的历史经验,让艾灸体系越来越完善,也更容易让人学习。即便是对艾灸不甚了解的普通人,在了解初步艾灸知识后,也可以开始自己的调理养生之路。新绿时代/ID:xlsd00-00
艾灸多长时间才会好?一个疗程一般多久?我们每天应该艾灸多长时间?是否每天需要艾灸?我应该艾灸多长时间,那么几天算是一个疗程呢?每个疗程是否需要间隔?间隔多久合适?灸多久才可以好?可能最初艾灸的人都会有这些疑问,今天就这问题,本文来分析一下。
很多刚接触艾灸的朋友,都希望能早日看到结果。每次问别人到底灸多久才能见效,总感觉有人打太极,说你只需要坚持啊,要看你身体状况啊,看你艾灸时间啊…听得耳朵都腻。也有灸友开始艾灸的时候,还有一些效果,有明显的排病反应,但是灸一段时间后,却感觉不到任何变化,病情似乎也没有进一步改善,心里开始没底了。
其实再专业的医生也真没办法精确告诉你说,你这个病,多少天后就一定能好。不过通过了解自己的病情和下面的知识,是可以大体推算自己的病啥时候能好的。
一般情况下,艾灸一天能做几次主要看个人体质,如果身体没有什么毛病,做保健灸的话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隔三差五做即可,如果身体有一些毛病,可以一天艾灸一到两次。具体情况要咨询相关医师。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艾灸一天可以灸几次?艾灸一天到底能做几次其实并没有很明确的规定,这主要是看在做艾灸的时候患者的感受。如果是阳虚患者,可以灸量大一些,时间可以相对长一些,论次数做全身灸的话一天不要超过两次。自己在家做的话,相对于病灶阿是穴,可以依自己身体的舒适度来调整时间跟次数。使用灸盒的话,时间45分钟~60分钟为宜,悬灸10~0分钟为宜,总之目的是灸透为好。如果是阴虚患者的话,需要在医师指导下操作,灸错的话容易引起其他症状。关于艾灸是否能天天做的问题,这个要看不同情况,主要以真实症状为度。有病症且身体能接受时可每天艾灸比如身体的突发某些急性症状,有些严重,我们可以灸的时间久一些,一天灸一次到两次左右,可天天灸,直到病症好为止。但是有个前提就是自己的身体能吃得消。艾灸的时候心态要放好一些,毕竟艾灸是一个慢性调理过程。当然了,不要盲目灸,医院确诊或在医师的指导下再艾灸。慢性疾病艾灸一段后要有停顿如果某种疾病困扰我们很多年了,即慢性疾病,刚开始艾灸的时候要慢慢来,讲究循序渐进,自己在家艾灸,灸半个月左右,也就是十五天。之后中间休息两天,然后再天天艾灸,如果前半个月艾灸感觉身体好很多,或者时间不充足,那么可以选择隔天艾灸的方法。如果艾灸有上火的现象,可减少艾灸上身穴位,艾灸涌泉穴引火下行,或者多喝水。如果在艾灸馆调理的话,一般七天为一疗程,中间休息两天。因为灸馆调理一般是全方位的,灸量、力度、穴位都非常到位。一、艾灸治疗时间的问题:(1)轻症疾病:1—个月就能有明显效果。如胃炎、盆腔炎等,但并不是好转后就中断,要彻底弄掉还是需要坚持。()慢性或重症疾病:要做好长期的艾灸打算。至少要个月,也可能是半年甚至更长。当然,长期灸,并非要每天灸,隔1天或者天灸都可,也可以灸-天停1-天。()对于急性病症,像拉肚子、急性感冒,若症状消失,一般可在短时间内治愈。比如有人每次感冒,就灸了鼻子两边的迎香穴0分钟,第一次灸完打喷嚏就减少了,灸了三次差不多痊愈。(不过要注意,如果是比较严重、危害大的急性病、突发病,还是建议立刻就医!)(4)改善体质或调整全身的灸疗,长期坚持做效果更佳,特别是先天体质不好的人,这种一年左右会有明显效果。一周艾灸一两次,选择养生保健大穴,像足三里穴、大椎穴、神阙穴、关元穴等,每个穴位灸透为好。二、什么病易治,什么病难治
(1)病在浅层易治;病在深层难治。
从皮毛、肌肉、筋髓、骨髓,越往里,越难治。病在浅层,温和灸的艾热和药力容易到达,病自然好得快。
()病在经络上易治;病在五脏六腑难治。
络络堵塞,疏通经络就好了。病到了六腑(膀胱、胃、胆、大肠、小肠、三焦),当然就难治多了。正气再虚,病再往里走,病到五脏(心、肝、脾、肺、肾)需要花更多时间。
()形质未变病易治;形质变化的病难治。
形质已变是什么意思呢?如长瘤了,内膜异位,胃溃疡了等。患有瘤,不要奢望灸几次就能好。
(4)病的时间短,易治;病的时间越长,越难治,病的时间越长,病可能越走越深,病就越来越难治。
三、艾灸一周、一月、一年后…什么变化?
艾灸一周后……
刚开始艾灸,效果不会怎么显现,可能会上火、嗜睡、精神亢奋或是失眠,这是一个过渡期,正气正在渐渐注入你的身体。
艾灸一个月后……
你的脏腑机能开始得强大,经络也变得更通畅,精神状态也会变好。
艾灸一年及以上后……
你会发现这一医院,当初想用艾灸调理的病也差不多痊愈,但你现在已经离不开艾灸了,因为它让你的精气神越来越好。
四、哪些穴位要加长艾灸时间
1.看灸感:
如果一个穴位产生明显灸感,则本次艾灸此穴位时间尽量延长,甚至以此为主。灸感:如蚂蚁爬行,热传导,扩散,痒,痛(非灸火过近烤的痛),甚至皮肤表面产生一些花斑,红线等。
.主穴时间要长:主要穴位时间往往分配偏多。
.腰腹核心时间长,四肢末梢时间短,但当四肢穴位作为主穴或有良好灸感时除外。
五、平时艾灸要多长时间才好
艾灸一个穴位5到0分钟是常规的情况。做一次艾灸的全部时间一般在0分钟到小时。
核心点:以你的身体感受为准!
今天做了个小时,觉得不错,后几天再继续做...如果哪天有点上火,就休息天,如果还上火,那就减时间...减到1小时如果刚刚好,那就把1小时设定为每天的艾灸时间。
新绿时代/ID:xlsd00-00
艾灸后怎么看湿气排出湿气到底是什么意思?核心提示:相信很多人都对中医的湿气感觉很纳闷,其实湿气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他跟我们的生活习惯是息息相关的。比如如果你选择艾灸来去湿,那么相应的有一些咳嗽加剧或者是拉肚子都是湿气排出的反应,想要让湿气彻底的排出,那么爱就一定要坚持进行才行。 只要稍稍了解一点中医知识的朋友,都会对湿气十分熟悉了。身体有很多症状,都可以归类为湿气的问题,在平时的时候也喜欢吃一些去湿的食物。那么湿气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平时选择艾灸来调理身体是否可以看到湿气排出?如果你也有这些疑问的话,不妨来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真相吧。 湿气在中医的角度上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了人体的体内还有体外的问题。当水气运转失常,如果是在体内,那么这些水汽受冷就会凝,并且依附在器官的缝隙,这样就给器官带来了负担,浑身都会有不舒服的感觉,这就是传统意义上湿气在体内的表现。而在体外的话比较明显的就是洗澡后的水、不流动水域的泳池这些都是湿气的来源,可能通过毛孔来进行侵入。因此在中医里面去湿也是一个全方位的养生项目,它不仅需要我们选择一些艾灸拔罐刮痧来去除会移动的湿气,同时还需要我们注意平时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的搭配来祛除身体内的湿气。 喜欢用艾灸来调理身体的朋友,想要解决自己湿气重的问题,对于艾灸后的反应很多人都不太清楚怎样才是湿气排出的反应。我们都知道拔罐的话,如果罐内有水气那么说明身体可能在排湿。而使用艾灸的话,首先我们需要看艾灸的是哪一条经络哪一个穴位,一般来说针对哪个经络的话,那么相应的器官就会有反应,比如有的人针对肺经来做艾灸,那么可能会无缘无故的咳嗽或者咳嗽加重的反应,这都是身体在进行排湿。当然,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因此并不是针对肺部就一定会体现在肺的病症, 艾灸是适合很多人群的一个养生项目,不管是什么体质的人在二九结束以后都会有反应。只要你坚持的进行艾灸,那么身体的问题自然就会解决,湿气也能够排出。这也是很多人在坚持艾灸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以后,会感觉到身体越来越轻松。新绿时代/ID:xlsd00-00
中医无绝症,艾灸有奇效!著名的中医大家倪海厦曾说过,如果能用中药治好感冒,那么治好癌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也有过其他的中医大家说过,有时候治好一个癌症并不比治好其它的一些常见病麻烦多少。那么这样的说法与当今的主流医学西医对于“绝症”的概念是大相径庭的。“中医无绝症”的说法,当真有此事?就此我们找到了汉代经方中医研究者刘希彦老师求证。“中医无绝症”这个说法,确实如此吗?
根据临床验证,确实是这样。比方说肝硬化腹水,这是比较重的病,药如果用对了,快的十来天腹水就能消下去,有时候治一个普通的胃病失眠之类,可能所需的时间更长。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原理是什么?
答:这就要从中医的哲学基础说起。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人类根本没有可以治病的药。打个比方,我们创造了一台电脑,造了一台洗衣机,我们今天就可以修电脑,今天就可以修洗衣机。而我们人呢?人是天地孕育的最精密的仪器,本就是天地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永远也无法修自己,除非我们有和天地同等的智慧,就好像一台洗衣机永远也不可能修它自己一样。既然我们做不到修自己,那医学又是什么?先从西医说起。西医领域一直在致力于研究治病的药,那西医领域到底有没有治病的药呢?先说感冒,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抗生素不是感冒的特效药。在国外门诊,大夫是没有权利随便开抗生素的,若开了,他可能会面临吊销执照的处罚。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抗生素不是感冒的特效药,那感冒的特效药又在哪里呢?西医界的答案是没有。如果感冒都没有特效药,那别的病呢?自然更没有特效药了。比方说糖尿病、高血压,我们都知道需要终身服药。这些药是在控制血糖,控制血压,但不能治愈。不但治不好,还伤肝肾,因为服用这些药物引起肝肾衰竭的病人现在有很多。如果病严重了呢,就是手术,把坏掉的器官切割或者置换。然后就是排异反应,因为不是你的器官人体不接受。这种治疗追求的是五年存活期,如果能存活五年就算治愈。问:那中医领域有没有能治病的药呢?
答:一样没有,能够对抗疾病的只有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因为我们人体的免疫基因链足够对付已知的一切疾病。比方说艾滋病,人体免疫力一般的,能抵抗艾滋病病毒十几二十年不发病。个别免疫力极强的,终生不发病。癌症、非典之类的自愈的就更多了。问:我知道当年非典疫情肆虐,西医束手无策,抗生素无治,只能使用大剂量的强效的激素,幸存者多得股骨头坏死,肺纤维化等后遗症,痛苦非常。后来是中医出来治好了很多,治愈者亦无后遗症。可照您说的既然中药不治病,那么中医又是靠什么把人治好的呢?答:真正的传统中医是反对用药去治病的,而是着眼于恢复人体的秩序,打开让免疫力受到抑制的这把锁,然后让免疫力自己去治病。真正能“覆而愈”的只能是人体自己,而不是药物。只有明确这个观念,用这个理念去治病,中医才真正是中医,中医才能摆脱现在治病慢不治病的怪圈,成为真正的治病快治大病的中医。后世的中医之所以衰落,也是因为越来越偏向于以药治“病”。我说的这个病就是病症的病,这是局部思维,背离中医精神的。对于人体免疫力而言没有大病小病。西医所谓的大病很多情况指的是患病的位置,比方一个炎症,在皮肤你可以不去管它,在肾上呢,肾炎那就是大病了。但对于人体免疫力而言,它是一样的。又比如黄斑病,号称眼部癌症,这在西医中是最难治疗的病之一。我治过一例黄斑病,只用了一个月便彻底根治了,也没有再复发,而我当时辩证的时候,只是用了一个祛湿的方子。那为什么一个祛湿的方子便就根治了黄斑病,而西医却束手无策呢。很简单,因为,黄斑区的病变可以理解为有一块积液在眼球后部,湿气去除,自然也就好了。之所以西医称之为绝症,是因为积液在眼球的后部,对于西医而言那个区域的病变很棘手,做手术非常的困难,所以称之为绝症。而对于中医而言,身体哪里都是一样的区域。免疫力正常了,人体秩序恢复了,大病亦能速去,反之一个感冒也有可能迁延一两个月不好。其实艾灸就是中医治病很好的一个方法。《灸法医话》一文中说,“灸法有神奇疗效,非实践而莫知”。很多西医看不好的疾病,艾灸却能够治愈。比如最常见也最让女性朋友无可奈何的痛经,医院可能很多人医生都会给你开一点儿止痛药缓解当时的疼痛,可是到了下个月,痛经一样没有好转。但艾灸就不一样了,很多朋友艾灸一段时间之后,不仅痛经没了,整个人气色也好了。其中原理很简单:艾灸将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的功效。这就是中医治病的根本,是我们几千年前就有的认识和方法,并不是所谓超前的东西,新的东西,只不过被当下的人忽略和遗忘了。“一灸、二通、三调、四补、五养”的特色灸疗,秉承《黄帝内经》的养生精髓,结合先进的西医理念,以“未病防治、已病调养”为出发点。艾灸养生摆脱了亚健康困扰,让众多人拥有了健康和美丽。被业界誉为“最有思想的抗衰老灸养疗法”!艾灸要诀
女同志,大多数,体性寒凉。食冷饮,露脐装,脾胃皆伤。少运动,无导引,气脉不畅。易发怒,伤肝血,面生痤疮。谈恋爱,情绪多,胡思乱想。作息乱,少睡眠,气血难养。负担重,压力大,抑郁难挡。子宫寒,经期痛,少有良方。想养生,知识少,怎样健康?艾灸草,中医术,温阳补阳。活气血,通经络,全身舒畅。通肚经,壮胆气,决断力强。通脾经,合胃口,消化补养。通肾经,子宫暖,强壮膀胱。通肺经,呼吸畅,力透大肠。通心经,小肠宁,全身滋养。通全身,补丹田,无病无恙。多学习,多实践,做个榜样。为自己,为家人,身体健康!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虽好,切记不可盲目灸,需要专业工作人员指导使用。新绿时代/ID:xlsd00-00
艾灸一定要把穴位灸透!一、艾灸一定要把穴位灸透!我们知道,艾灸的火力需要透过穴位,循行经络,才能顺利刺激脏腑器官发挥功效。所以能够把穴位灸透,是艾灸区别于烤火的关键,那么什么是灸透呢?比如说,某个穴位,你在艾灸的时候,它一定要被“打开”,艾灸的热量才能通过穴位和周边的皮肤渗进身体去的。穴位完全打开,灸透,能量畅通无阻,循行经络,刺激到我们的五脏六腑,对身体好处多多。假如穴位没有灸透,大部分的艾灸能量无法进入,浮在皮肤表面,虽然感觉到热,但更像烤肉,而非艾灸,调理的效果也就有限,需要继续坚持。那么,怎样才算把穴位灸透了?二、怎样才算把穴位灸透了?穴位有没有灸透,主要从穴位、皮肤身体有没有发生变化看。穴位灸透之前,我们可以说它是死的,灸透之后它就活了,活和死有什么不一样?死的就像石头一样,摸上去凉的、硬的、僵的、死沉沉的。用火一灸,艾灸火力一点点透进去,一摸有弹性了、柔软了、柔和了、顺了,都是身体发生的变化。又比如艾灸肚子,有的人肚子刚开始是干巴巴的,僵硬松弛没有弹性,而艾灸一段时间后,气通了,人的骨、筋、肉、血就都顺了、肚子上的肉变得柔软,仰卧躺着时肚皮都会贴着骨头。摸上去就好像劣质品与真品,重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差别。三、穴位灸透的好处!穴位灸透,是比产生灸感更高级的层次,好比习武之人打通任督二脉一样,对身体大有益处。因为绝大多数人的身体,都不会是完全健康的,一定会存在这里或者那里的毛病。尤其是经络穴位,时间长了容易变得麻木,堵塞,没有感觉,好像结了冰一样。穴位灸透,等于是把身体里结的冰用灸火化开,冰化成了水,体内壅塞的杂质再经过灸火一刺激,垃圾毒素自然排出去,营养物质则流向身体各处,强身健体。其次灸透了一个穴位,其他穴位再灸透便有了经验,当一个个穴位都灸透之后,气血运行通畅无阻,阴阳趋于平衡,病邪容易出去,难得进来,身体也就安然无恙。四、穴位灸透的四个表现!穴位灸透之后,人的精气神会有显著改善,出现一些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大家可以参照以下四个表现,看看自己是否灸透了穴位?1.问感受:传热、透热、扩热。由凉变热,再由热变温再变热;.看颜色:皮肤潮红、从里往外透出的红、由白变红;.摸温度:摸上去皮肤和手有湿、润、潮湿的感觉;4.灸后感:面部潮红、四肢温热、全身温热舒服、微微出汗。此外,穴位灸透也有深浅之分,灸透的程度越大,身体的变化越深:首先是形:形体顺了,肢体恢复了正常的姿态;其次是质:质柔了,筋肉有弹性,关节灵活;然后是气:施灸人能感受到身体里面暖了热了;最后是神:施灸人觉得整个身心都舒服了,趋于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五、怎么才能把穴位灸透?任何事没有捷径,艾灸也一样,如何才能灸透穴位?首先是灸量,艾灸时使火力均衡持续,并达到一定的作用量,是出现灸感与感传过程的基础。周楣声教授在《灸绳》里面有关于灸量的论述,和平时大家倡导的每穴0分钟的灸量有很大差别,他的思想是:用于保健0分钟或许足以,若要想治病,这个量就像过家家,艾灸一定要把穴位灸透!周教授建议温和灸一般一次艾灸不超过两个穴位,时间至少1.5-小时:不过初学者,增加灸量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重病重灸,小病小灸,养生则轻灸,艾灸量的选择可以以身体能够承受的上限为标准,感觉量灸少了没感觉,也没有什么特殊反应的话,就可以适当加大灸量一般一个穴位不宜超过1个小时,否则可能会虚不受补,反而无益。其次是艾灸的状态:施灸者和受灸者都必须保持一个安静的状态,才能产生热量能够渗进皮肤的感觉。艾灸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松静的状态。《清静经》讲“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当我们清静状态下的时候,人体的枢轴枢机,这个层面才能被打开,能量才能灌注,我们所做的艾灸,才有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安静状态的时候,能量和信息才会自然流动,才不会产生那种皮肤上的逼压感。长此以往,人的感知力会增强,能够分辨疗效、灸感、病气,能够轻松配穴。除了这两个原因,穴位灸透也与个体素质有关,年龄,性别等等,有些人筋骨柔韧,气血通透,经络敏感,有些人满身疾病,处处淤堵,灸透穴位花费的功夫自然不同,但凡是坚持下去,终能灸透穴位,收获健康。新绿时代/ID:xlsd00-00
——回—放—链—接——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