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黄颡鱼ldquo腹水rdq

发布时间:2020-10-13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dxkfbl/160212/4769995.html

近年来,黄颡鱼养殖效益显著,全国很多地区都开始通过增加养殖面积和提高养殖密度的方法来进行黄颡鱼养殖,但是随着养殖密度和投饵量的不断增加,水质底质不断恶化,细菌病毒滋生,导致病害频发,其中,黄颡“腹水”病是较常见的病害之一。

发病症状

患病鱼吃食减少或不吃食,离群独游或悬浮于水面。体色泛黄,粘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头部充血。背鳍肿大,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胆汁外渗,腹腔淤积大量血水或黄色冻胶状物,胃肠无食,胃苍白,肝脏呈土黄色,脾坏死,肾脏有霉黑点。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发病原因

1、水环境恶化

池塘管理不善,导致水质恶化,底层缺氧,底部无氧分解加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升高,有害菌大量滋生。黄颡鱼属于底层鱼类,缺氧及有毒物质的升高导致黄颡鱼生活环境恶化,抵抗力下降,被有害菌感染。

2、外环境突变

气候变化导致的水温突变,或转水倒藻等水质的突然变化,都会导致高密度养殖的黄颡鱼发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应激会导致鱼体器官受损,免疫功能降低。

3、细菌感染

在疾病流行前,没有做好防护工作,鱼体免疫力下降,也没有及时清理鱼塘内的残饵,导致淤泥过厚,造成鱼体被病原菌感染,其内脏器官发生病变。

4、长期投喂高蛋白饲料

长期高蛋白饲料的高强度投喂,导致黄颡鱼消化系统受损,特别是肝脏、肠道,处于亚健康状态,极易受到细菌攻击,导致肠炎、肝胆综合症的发生。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黄颡鱼的“腹水”病主要由细菌感染造成的,引起腹水病的主要细菌有:爱德华菌、嗜水气单胞菌、弧菌等,这些细菌大量繁殖后造成鱼体发生病变,破坏鱼的肠壁功能,使黄颡鱼排水能力降低甚至丧失,导致肠壁穿孔,积水进入腹腔,所以在日常池塘管理中,一定要加强水质的调节、增强鱼体体质以及定期消毒。

“腹水”病的防治方法

1、外用

先用食盐全池泼洒,再外泼肝舒康+大黄精华素,连用2天。

2、内服

将丁肠乐+芩甘素+肝益健+电解维他+瘟病克星拌入饲料中,一天一次,连用5-7天。

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dpf.com/rchl/118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肝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