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bdfyy/bdfal/ 咨询1:有一些高血压患者,在取药间隙,来到我的咨询诊室,问:“抗高血压药是早上吃好?还是晚上吃好?” 咨询2:一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遵医嘱正在规律地服用阿托伐他汀,来到我的诊室“为什么他汀一定要晚上吃?有道理吗?” 咨询3:一位肝硬化腹水的患者,正在口服呋塞米和螺内酯,电话“为什么要求上午吃呋塞米和螺内酯,可以晚上吃吗?” 咨询4:一位老年女性患者来到诊室,说:“听医生说,医院有一种很厉害的安眠药叫思诺思(唑吡坦),曾经有个老人晚上用药后,再洗漱和上厕所,结果在坐便器上睡着了,真的这么神奇吗?这么厉害的催眠药是不是最顶级的了?” 咨询5:一位20多岁的年轻女性患者,因为肾病综合征需要长期服用美卓乐(甲泼尼龙),大夫建议隔日早上服用一次,“什么叫隔日早上服用一次?为什么要这样服用?” 药师答疑解惑 从药理学的角度来说,在数以千计的药物中,有很多药物都有一个最适宜的服药时间。在这个适宜的时间服用,可以减轻药物的副作用,或者增强药物疗效,或者避免影响正常的生活。 这些对时间有特殊要求的药物中,老百姓最容易接触到的是降压药、他汀类调血脂药、利尿药、安眠药和激素类药物。接下来,刘药师给大家详细地解释一下。 1.降压药人的血压有一个正常的生理波动:应用动态血压监测人类昼夜24小时的血压生理性波动发现,夜间血压最低,清晨起床活动后血压迅速升高。大多数人24小时的这种血压变化,表现为“双峰一谷”现象,即上午6~10时之间有一个血压的峰值,14~15时有一个血压谷值,然后下午16~18时又形成一个血压峰值,以后缓慢下降直至凌晨2~3时的全天血压最低谷值。这样描记形成的昼夜血压波动曲线形状如长勺,我们形象地称这种血压为“勺型血压”。 对于“勺型高血压”患者,应用每日服1次的长效降压药(如拜新同、氨氯地平、缬沙坦、卡维地洛、雷米普利、拉西地平、复方降压片等),以早晨6:30~7:00为最佳服用时间,用药后30分钟~1小时开始起效,正好可以打压晨起的血压峰值。对于“勺型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应避免在睡前或夜间服用,如果这样服用,更容易造成凌晨2~3时的血压过低,导致脑动脉供血不足,甚至诱发缺血性脑卒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往往在这个时间段猝死的原因。 当然,少数患者可能还会在夜间再次出现一个较高的血压,对这种“非勺型高血压”,就需要在睡前再服用一次降压药。因此,降压药的最佳服用时间也要因人而异。 2.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包括坏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主要是在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的。研究发现,肝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合成胆固醇的能力是最强的,因此有专家建议,应该在晚间或睡前服用他汀类药物,以增强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的能力。这对于早期上市的他汀类药物,如洛伐他汀(消除半衰期3小时)、辛伐他汀(消除半衰期3小时)、尤其是氟伐他汀(消除半衰期0.5~3.1小时)和普伐他汀(消除半衰期1.3~2.7小时)来说,是必须的,因为这些药物在体内代谢很快,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很短,如果早上(如7点)服用,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晚上12点),这些他汀就被代谢了绝大多数,剩余的能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量(从%降至低于5%)微乎其微。因此,在这些药物的说明书中都明确建议“晚间或睡前服用”。 但是,后来上市的他汀类药物,如果阿托伐他汀(消除半衰期14~20小时)和瑞舒伐他汀(商品名可定)(消除半衰期20.8~21.4小时),这些药物在体内经过15~20小时,才消除50%,所以,即使早上服用,到晚上“夜深人静”之时,仍然有较大量(>50%)的药物在发挥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的作用。所以,这两个他汀在药品说明书中提示:“每日用量可以在一天内的任何时间一次服用”。为了增强疗效,也为了方便和晚上要吃的药物一起服用,建议他汀类药物在睡前服用。 3.利尿药包括氢氯噻嗪、呋塞米和螺内酯。利尿药服用后能够促进尿液的形成和排泄,需要反复去厕所。因此,为了避免夜间服用后导致夜尿过多,频繁起夜而影响睡眠,临床都建议利尿药在上午服用,最晚也应该在下午服用。 4.安眠药根据失眠的表现不同,如入睡困难(翻来覆去不能入睡)、睡眠维持困难(半夜容易醒来)等,可以选择不同的安眠药。比如,对于入睡困难的朋友,可以选择唑吡坦(商品名思诺思)、咪达唑仑(商品名力月西)和佐匹克隆(商品名青尔齐或三辰)等速效催眠药,在用药15分钟后就开始起效,30分钟就可以达到很强的催眠作用。我们在临床中确实遇到过这种情况:有的老年朋友服用这类速效催眠药后再洗漱、洗澡或上厕所,出现了多起意外伤害事件,如在洗澡时摔倒,在坐便器上睡着而摔倒,等等。所以,我们医务工作者现在对用药的老年人一直强调:一定要在洗漱完毕,上床躺下后再服用,以免出现意外伤害事件。 5.激素类药物老百姓们谈之色变的“激素”。人体自身也分泌激素,通常在凌晨1~2点时激素水平最低,而早上8点左右是激素水平的高峰。当血液中激素水平升高时,就会反馈性地抑制自身激素的分泌,特别是在自身激素水平较低的时间段(凌晨1~2点),如果此时因为之前使用的激素类药物的原因而导致激素的血药浓度升高,则会显著抑制自身激素的分泌。而一旦停用外源性激素类药物后,自身激素分泌仍然持续被抑制,不能立即恢复分泌,就会立即出现我们专业上所说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表现为乏力、虚弱、血压偏低、头晕、头痛、昏厥倾向,如果受到惊吓、外伤、手术等严重应激状态时,会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缺乏、低血糖、低血压,甚至出现休克死亡。也就是说,当内源性激素分泌功能不足时,人真的是可以被“吓死”的。 因为早上8点是生理性的自身激素的峰值时间,此时血液中激素对自身激素分泌的反馈性抑制作用比较迟钝。如果在这个时间段服用外源性的激素类药物,虽然也升高激素的血药浓度,但对自身激素分泌的反馈性抑制作用是最小的。因此,若必须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时,医生会建议患者在早晨7~8时顿服(一次性服用)全天的激素药物。临床进一步的研究又发现,把两天的激素在隔日早晨顿服(也就是服用一天,停一天,交替进行;即单日服用,或双日服用),这样既可以减轻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又可以发挥更强的治疗效果,副作用还小。 小贴士/延伸阅读 药物的服用时间也是一门学问,叫做“时辰药理学”,为了增强疗效,减少药物毒副作用,老百姓应该牢记医生或药师对服药时间的叮嘱。 对于多数的“勺型高血压”患者,晨起空腹即服用长效降压药效果最好,而对于少数“非勺型高血压”患者,需要在睡前再服用一次,以控制夜间的高血压。 大家可以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所谓的holter)确定自己的高血压类型。 强烈建议大家在睡前服用他汀类药物,可以和阿司匹林一起服用。 许多降压药属于利尿药(氢氯噻嗪、吲达帕胺、阿米洛利等),或者含有利尿药的复方降压药(如海捷亚、安博诺等),为了减少这些药物可能导致的频繁起夜而影响睡眠,建议尽量上午服用。 唑吡坦、咪达唑仑和佐匹克隆等速效催眠药,发挥催眠作用非常迅速,老年人一定要在上床躺下后再服用。 如果因为病情需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应该在早上8点左右服用。 节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即将出版的《药想治病须谨慎》一书,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