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圆夜,相约聚福楼! 订餐: 外卖:
一场与蚊子的斗争目前正在潮州城紧张进行中。从官方到民间,全城防蚊灭蚊。但当前潮州登革热疫情依然严峻!
截至9月22日16时,我市报告新增登革热本地病例44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7例,1例为广州报告潮州病例,属地暂时不详,6例(医院5例,潮州市医院1例)由既往疑似病例订正为临床病例,属地均为湘桥区西新街道。新增的病例中湘桥区40例(西新街道18例、城西街道8例、西湖街道4例、太平街道2例、磷溪镇2例、意溪镇1例、南春街道1例、湘桥街道1例、金山街道1例、桥东街道1例、不详乡镇1例),枫溪区2例,潮安区2例(古巷镇2例)。
年1月1日0时~9月22日16时,潮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例(订正1例),其中输入性2例(湘桥区南春街道及潮安区江东镇各1例),本地病例例,其中湘桥区例、枫溪区39例、潮安区14例。
注:新增疫点地址
湘桥区:意溪镇西都村、昌黎路万寿里、西园路、西河路、经富巷、太平路庵巷、甲第巷、黄厝巷、振德街、宫后巷、磷溪镇溪口二村、金山街道小杨厝巷、城西街道前街、吉春路、后街中兴园、春光村、潮枫路湘兴巷、
枫溪区:藏龙宫前路、白塔村
潮安区:枫洋枫二村大运路
目前疫情整体仍处于上升的平台期。鉴于疫情形势的严峻性,市政府从本月19日起启动潮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应急响应。
市爱卫会提示:传播登革热的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在广东分布广泛。伊蚊有两个显著的习性:白天吸血和喜欢在小的积水中产卵孳生。如室内的瓶罐、花瓶、厨房及浴室的积水,室外的坑洼、树洞、竹筒等积水处,都是蚊子孳生繁殖的温床。目前是白纹伊蚊活跃季节,灭蚊防蚊是预防登革热最根本的措施。 潮州市爱卫会 潮州市卫生计生局
昨天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卢淳杰带队前往湘桥区部分布雷图指数较高的街道,调研督导登革热防控工作。
在随后召开的会议上,国家、省疾控中心专家对潮州登革热疫情进行分析研判,并对下一阶段防控工作提出指导意见。专家组指出,随着中秋、国庆到来,人员流动增多,疫情扩散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剧。接下来,要切实提高基层单位对防控工作的重视意识,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措施;要统一开展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要积极落实“首诊负责制”,严格做好对登革热病例的隔离治疗;要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诊断水平,特别是要加强医疗机构的灭蚊消杀工作,严防院内感染。
昨天上午,来自澄海阳光志愿社的社员陈先生在市中心血站机采室为我市登革热患者捐献机采血小板。据了解,经过市中心血站等单位的宣传发动,自本月13日以来,共有60多名志愿者为我市登革热患者捐献血小板。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水缸、水盆、罐及其他小型积水容器中。每隔3~5天洗缸换水,翻盆倒罐,清除小积水,可以控制蚊子,预防登革热。 一、清除家居积水
保持室内清洁,家庭内不留积水是减少蚊虫的最基础措施。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家居环境的小型积水容器中,清除积水,即可控制蚊子生长与繁殖,预防登革热。
(1)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的垃圾等。
(2)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
(3)保持花盆托盘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 二、防蚊灭蚊
登革热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不会直接人传人。只要不被蚊子叮咬,就不会得登革热。
(1)家庭应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实物屏障;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
(2)外出活动或旅行时,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还应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 网编:Fiona 到十分钟轻松治疗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