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肠炎腹水,当季高发病如何防治才

发布时间:2021-10-31

天然原料提取专注脂肪营养

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中,最常见并且危害最大的疾病应是腹水病和肠炎病。在气温和水温变化较大的季节,如每年的春季(3-5月份)、秋季(10-12月份)是高发季节。在此,为各位养殖朋友详解腹水病和肠炎病的防控措施。

腹水病、肠炎病的主要症状与特征

腹水病的主要特征:

患病的鱼表现为腹部胀满,鱼的腹部像充满气的皮球,用手触摸时很硬,肛门红肿外翻,严重时有肠道溢出的症状,发病的鱼不集群、不摄食,解剖病鱼可发现肠壁发炎症状,肠道内积水严重,用力挤压腹部时有液体被挤出。

肠炎病的主要症状:

患病的鱼主要表现为厌食、腹部干瘪,肛门处拖带粘稠状的黄色粪便条,清理养殖池时池底、管道壁以及池壁也可见黄色粪便条。解剖病鱼时可发现肠壁有炎症,肠道内有白色粘稠状粘液。

大菱鲆腹水

腹水病、肠炎病的发病机理

因为很多养殖户选用地下盐井水勾兑海水养殖大菱鲆,一方面夏季井水水温较低,正好适直接合大菱鲆的生长温度,冬季盐井水温度达60℃左右,加海水调至大菱鲆的适宜生长温度,节省了能源,减少了生产成本;另外利用地下輸井水养殖大菱鲆比单纯使用海水养殖发病率低,因为地下盐井水是经过一系列过滤后的有一定盐度的水,过滤后的盐水没有寄生虫和有害细菌。

大菱鲆的肠炎病经研究是由大菱鲆弧菌和溶藻胶弧菌感染所引起,可当水质条件良好、摄食正常的优质餌料时很少发病,从长期的工厂化养殖大菱鲆观察发现,大菱鲆养殖过程中腹水病和肠炎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鱼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这时可导致鱼长时间摄食不好、体质变弱,改变了鱼的内分泌状况,使得原有的生理周期也发生了变化。

通过养殖过程中的长时间观察发现,腹水病和肠炎病的发生之前都有过应激刺激,如夏季雨水过大导致的养殖用水浑浊、大小鱼苗倒池分池以及养殖厂周围的噪音等等刺激可导致鱼的摄食发生变化,长时间的摄食变化就导致了病害的发生,一旦发生病害,经济损失较大,一般病鱼的死亡率达15%以上。

大菱鲆肠炎

防病治病措施

1、防治结合,防大于治

无论哪个养殖品种在养殖过程中都要做好防病工作,尤其是大菱鲆的工厂化养殖,鱼病预防工作尤其重要,因为养殖水体小、养殖密度大,一旦发病传播速度很快,在对多家养殖户的调查中发现,重视疾病预防的养殖户其养殖效益较高,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预防可以大大降低养殖病害的发生,预防所用成本也远远低于治病的成本,如果病害发生了,治病不仅花费的成本高,而且一般情况下都会有死亡现象的,造成的损失一般都比较大,所以养殖过程中都要做好预防工作。

2、减少应激反应对鱼的影响

在工厂化养殖大菱鲆的过程中,产生对鱼的应激反应是不可避免的,如下雨天的雷声、鞭炮声、育苗的分池倒池、养殖水体的浑浊、饵料的转换等等情况都有可能对鱼有刺激作用,一些短时间的刺激对鱼的应激反应影响不是很大,有时摄食有些影响,但较长时间、连续的刺激对养殖的大菱鲆影响较大。

首先对其摄食有影响,较大和较长时间的摄食影响就要特别注意腹水病和肠炎病的发生。因为鱼在长时间不正常摄食的状态下机体对病害的抵抗力是很弱的,并丑养殖环境的剧烈变化也很容易收到病菌的侵人,病菌往往通过伤口、鱼鰓、饵料等途径人侵鱼体,特别是当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较低时,如浑浊的带有泥沙的养殖用水。在平时的养殖中投饵量一般控制在七、八分饱,如果受到长时间的应激刺激时,就要合理控制投餌量,一般控制在四五分饱,这样对鱼体和养殖环境都有利。

3、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

中草药对大菱鲆的腹水病和肠炎病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由于中草药自身的特点,在鱼体内残留较低或没有残留,对养殖水产品的品质有良好的质量保障,同时对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可靠的。但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比发现,单纯使用中草药对大菱鲆的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通常还使用一些国家允许使用的、有质量保证的抗生素配合治疗效果明显,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快,争取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大大降低了鱼病的死亡率,养殖户的效益得到提高,也保证了水产品的质量。

▼往期精彩回顾▼为什么中造虾这么难养?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后期,必备的管理措施

高温期加州鲈生长黄金阶段,出现减料、慢料该如何解决?

养虾高手总结的养殖全过程,高产养殖不是梦!

专注水产动物肝胆肠道健康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dpf.com/zlff/137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肝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