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摘九羊公司富伦铁厂2高炉炉缸

发布时间:2016-11-22

孟景陈刚

(山东九羊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很多高炉开炉投产后不久,炉缸侧壁及炉缸底部炭砖温度升高,造成炉缸烧穿事故。九羊集团富伦铁厂2#高炉炉缸侧壁温度异常升高,通过配加钒钛球护炉及对冷却壁分段进行强化冷却方式,把高炉冷却壁水温差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使炉缸侧壁温度升高部位趋于正常,达到高炉安全稳定运行状态。

关键词钒钛球护炉冷却壁分段强化冷却水温差

九羊集团富伦铁厂2#高炉于年3月27日大修后点火开炉,至年4月5日发现炉缸北部,西北第一段冷却壁与第二段冷却壁相邻部位,炉壳温度分别高达90℃--92℃,面临炉缸烧穿及停炉状况。随即采取了一系列护炉措施,使温度升高部位下降至正常温度范围。进入5月上旬后,随着炉况的稳定和高炉逐步强化冶炼以后,炉缸侧壁温度又出现偏高状态,又及时采取了停氧、控制冶炼强度等措施,堵温度较高部位上部12#风口,提高冷却壁循环水流量,压力,连续几个月配加钒钛球护炉,使炉缸侧壁温度得到有效控制。

1炉内操作制度的调整

1.1送风制度的调整

为改善炉缸圆周工作不均匀,局部侧壁温度上升较大的现状,必须从初始煤气流分布进行调整,通过调整风口布局,以达到炉缸状态的相对活跃。4月5日,针对12#风口下方温度升高,将12#风口堵泥,相邻13#风口,由直径mm长度mm,调整为直径mm长度mm;为防止气流偏行,12#风口对面,5#风口小套由直径mm长度mm,调整为直径mm长度mm。通过调整风口布局,在煤气流分布上起到压制12#风口下方炉缸活跃程度,在各测温点稳定情况下,开12#风口,并把12#风口小套调整为90mm长度mm,在整个护炉期间,随着炉况的变化及时调整风口布局,进一步完善煤气流分布。

护炉前与护炉后的风口小套调整配置情况对比(见表1)。

风口序号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护炉前

直径

95

95

95

长度

护炉后

直径

90

长度

表1护炉前与护炉后的风口小套调整配置,mm

1.2控制冶炼强度操作

炉缸侧壁温度升高以后,富氧由m3/h减少至0m3/h或停氧。通过降低冶强,减小炉缸铁水环流对侧壁砖衬侵蚀。做好高炉稳定顺行工作,保持炉内煤气流分布合理,开放中心气流,抑制边缘气流。出现炉缸温度异常升高时,应降低冶炼强度,有利于钒钛炉料的护炉效果。加入钒钛炉料生成的TiC、TiN、Ti(C,N)高熔点物质与渣铁混合在一起,随着渣铁流动到温度梯度低端,黏结在内衬内表面,但黏结强度与内衬湿润性、内衬完整性有关,同时也与铁水环流速度有关。内衬湿润性好、铁水环流速度慢,含钛凝结物与内衬黏附性强,护炉效果好。因此,采用含钛炉料护炉时,需要降低冶炼强度,减慢铁水环流速度,防止含钛凝结物被铁水环流带走。因此,降低顶压与送风风压;提高铁水硅含量,将原来[si]0.30%--0.45%调整到0.40%--0.55%,[s]0.%--0.%范围内;造渣制度调整,由碱性渣改玻璃渣,二元碱度由1.15降至1.10,改变炉渣黏度,增加渣、铁流动性,防止炉缸堆积;铁水物理温度控制在℃以上,严格控制下限(温度不低于℃);装料制度的改变,边缘气流与中心气流由轻至重调整。料制由3*(3P2K)+2K3P----5*(3P2K)+2K3P----7*(3P2K)+2K3P。P代表矿石,K代表焦炭。

2配用钒钛原料

2.1配用钒钛原料量控制

4月5日--9月3日,不间断配用钛球,通过钒钛炉料中的TiO2在炉内高温还原气氛条件下,部分生成高熔点TiC和TiN及其固溶体Ti(C,N),这些高熔点物质与铁水及铁水析出石墨C相互混合,沉积于炉缸受侵蚀部位的工作面火砖缝中,起到了保护炉缸的作用。钒钛矿中的TiO2主要以(CaO.TiO2)和(FeO.TiO2)形式存在,其规律呈逐级还原,Ti中间氧化物稳定性差,在高炉内N2、C充足的情况下,满足生成产生TiC和TiN和Ti(C,N)条件。在低温区域(K)TiN和TiC稳定区都比较大,Ti稳定区比较小。因此,在死铁层区域内,越是底部的TiN和TiC含量越高,而在高温区域(K),TiC和Ti稳定区域较大,TiN稳定区比较小。因此,从风口到软熔滴落区域,TiC和Ti含量会比较高。需要入炉多少TiO2才能形成所需要TiN和TiC?为什么TiC、TiN、Ti(C,N)会与铁水及石墨C形成混合物黏结在侵蚀部位?铁水温度越高,所需要铁水Ti含量越高。在实验温度分别为℃和℃时,Ti最低分别是0.10%和0.13%,因此为了达到护炉效果,Ti应该在0.10%以上。实验同时表明,温度梯度对Ti(C、N)生成和沉积起决定性作用。即当高炉炉缸内某一部位受到侵蚀,侵蚀点内衬的内表面温度比其他部位要高,温度梯度大的地方Ti(C、N)沉积量越多,并逐渐累积,直至这一温度恢复正常。配用钛球期间,要求铁水中[Ti]控制在0.15%--0.20%之间,根据铁水中[Ti]含量及时调整钛球用量。

2#炉在实际操作中,铁水中含[Ti]量最高达到0.%,炉缸各测温点温度有所下降,9月13日--9月17日,采用风口喂线局部护炉,即把含钛精矿粉制成包芯线,通过特殊装置,由喂线机从风口经煤枪送入炉内。在12#风口喂钛线共计13t,此次喂线时间较长,钛线量较小,此次试验对炉缸侧壁温度的控制效果不明显。截止9月份共计用钛球、钛线.88t。

年5月9月份钛球、钛线用量及铁水中含[Ti]统计见表2。

表2年5月9月份钛球、钛线用量及铁水中含[Ti]

月份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平均

用量,t

.33

.2

84.85

49.5

13.0

.97

铁水含[Ti]量,%

0.

0.

0.

0.

0.

0.

2.2不同钒钛矿护炉方法效率

(1)炉顶加入方式。炉顶加入钒钛矿护炉方式最大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把钒钛矿当成一种炉料,与矿石一起入炉,对整个炉缸、炉底内衬都有保护作用。尤其是保护炉底侵蚀作用强,一般加入TiO2量要求达到5~8kg/t,必要时可以加大到10~12kg/t,保持[Ti]在0.10%~0.15%之间。该方式存在不足是钒钛矿负荷大,使用效率低,影响渣铁流动性,部分TiO2在炉身下部发生还原,生成物黏结炉墙,破坏操作炉型。

(2)风口喂线方式。风口喂线最大优点是针对性强,对内衬局部异常侵蚀效果好,钒钛矿粉用量少,对高炉风口以上区域不产生干扰,对渣铁流动性影响小,护炉见效快,能实现定点护炉。但风口喂线需要特殊设备,即喂线机,将钛精矿粉制成包芯线,经喷煤枪口送入高炉。

(3)风口喷吹钛精矿粉方式。与风口喂线方式一样,风口喷吹钛精矿粉具有针对性强、没有TiO2负荷和Ti含量范围具体要求,因此用量少,护炉效果快,定点护炉。同样风口喷吹也需要喷吹设备,而且容易出现喷枪磨损风口等缺点。由于喷吹矿粉会降低风口的理论燃烧温度,一般不能实现连续喷吹,喷吹时间以当次出铁结束到下次开始出铁前为好,并需要根据异常点位置和铁水流动方式,选择合适风口。

3对冷却强度进行调整改进

3.1提高部分炉缸冷却壁的冷却强度

针对2#炉炉缸侧壁温度升高的情况,分别在4月9日、5月3日休风,将第一段冷却壁第1组、23组、24组、28组进行分段强化冷却。具体措施将这四组冷却壁共12根水管,进水由总管直接接入,出水不经过二段冷却壁回水,直接进入回水总管,增加这4组冷却壁进水流量、压力,提高冷却水流速,并在第二段冷却壁进水管道中增加加压泵,确保上部冷却壁水压、水温正常,以达到提高冷却强度的目的。

3.2增加冷却水量

5月份为进一步增加水量,保证冷却效果,2#炉循环水水泵由原来一台水泵供水,改用两台水泵并联供水,水压由原来kPa增加到kPa,水量由m3/h提高到m3/h。

4炉外工作的管理

4.1加强炉前操作

在保证正点出净渣铁的同时,适当增加铁口打泥量,铁口深度稳定在1.5m--1.6m,杜绝铁口跑泥,减少铁口烧氧,以获得比较稳定的泥包,来维护好铁口区域的砖衬,保证铁口区域的炉缸温度的稳定。

4.2配管工操作管理

由于2#炉投产较早(第一次开炉时间年),整个高炉冷却检测设备较少,设备陈旧老化,特别是炉缸与炉底区域检测电偶只有两支,五层炭砖以上无任何检测点,只能在炉壳外部利用手持测温枪进行人工检测,受环境影响因素较大。为方便检测炉缸侧壁炉壳温度变化,在炉壳表面安装测温电阻3个,并将数据引入值班室。为了进一步跟踪炉缸侧壁温度变化,要求配管工每小时检测炉壳温度2次并记录。如果在测温是出现每小时上升5℃,视为炉缸工作异常,要立即采取措施,停氧,减风处理。

4.3加强炉缸与铁口区域部位的煤气泄漏检测

如发现有跑煤气部位,利用休风机会,在炉缸区域第二段冷却壁部位及风口套下部区域,对炉壳开孔,加焊灌浆阀门,对炉缸区域进行灌浆,使灌浆压力控制在0.4MPa以下,防止压力过高对炉缸内炭砖造成破坏以及引起炉壳变形,做到“逢修必灌”。防止炉缸内有缝隙导致窜煤气,造成炉壳及铁口两侧部位温度升高,对冷却壁将常检查是否有漏水情况,经常性检查冷却水质,保证水质符合要求。对冷却水管的结垢情况及时处理,对温度过高部位接好喷水管,一旦发现有过热现象,可采用外部喷水措施,达到降温目的。

5安全方面应对措施

5.1制定炉缸烧穿应急预案及演练

为了应对炉缸侧壁温度异常升高,在操作、检测等方面制定相应措施。针对炉缸侧壁温度升高,制定了炉缸烧穿应急预案,对炉缸烧穿后的操作、急救、逃生,做了实战演练。通过学习与模拟演练,全体员工对炉缸烧穿的预防熟练掌握,为以后的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5.2高炉炉底部位的处理

在高炉炉底部位排尽积水,铺河沙,做好导流沟及渣铁安全坑,设立了安全隔离带,增加区域巡检,在有突发情况时能保证人员、设备安全。

6实效

经过一段时间加钒钛球及强化冷却效果等措施,使炉缸西北部位炉壳温度升高得到了控制,温度逐步将至正常点(见图1)。

图1炉壳西北与西南温度变化趋势

7结语

通过一系列护炉措施,九羊集团富伦铁厂2#炉护炉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炉缸侧壁温度最高稳定在50℃左右,炉底炭砖最高温度在℃左右,各冷却壁水温差3℃左右。但从整个护炉过程来看,还需对一些工作加以改进。

(1)护炉期间,炉温控制要在合理范围内,[si]控制在0.40%--0.55%,物理热保持稳定,控制在℃以上,有利于钛的还原,最大限度起到护炉作用。

(2)从含钛矿护炉方式来看,分为局部和整体护炉两大类。从2#炉加钛球和风口喂线护炉效果来看,整体护炉效果比局部护炉效果要好,建议护炉用整体护炉方式较好。

(3)护炉时机的选择,根据各高炉实际情况,建议高炉开炉一年以后,间断性护炉。早一些护炉对高炉长寿起到关键左右。

(4)含钛物料利用,可利用含钛高炉渣护炉,价格便宜运输方便,可以尝试利用。科学判断内衬侵蚀程度,有时内衬温度高并不代表已严重侵蚀,需要立即进行钒钛护炉,否则护炉时间太长,增加生产成本和生产难度。









































白癜风初期能治愈吗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dpf.com/zlff/19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肝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