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肝病的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这是由于肝脏疾病对人的心理精神和身体健康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但是肝脏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人也容易忽视肝脏疾病导致的睡眠障碍。如果睡眠有三个表现,那多半是肝脏问题。 1、长期的失眠 长期失眠很可能是肝病作祟,肝火上炎导致的气血两亏,进而引起失眠。更严重的还会导致神经衰弱,这会导致人长期不能按时入睡,或者入睡后半夜醒来,反复的睡不着,睡眠质量不好。对于肝病导致的长期失眠,还是从中医的角度考虑更合适。 2、睡觉磨牙和说梦话 说梦话、磨牙,心肝火气太旺产生了虚热,就会导致睡觉后一系列藏神藏不好的表现:说梦话、磨牙,更有甚者,会出现梦游的情况。 3、白天特别的爱睡觉,睡很久才醒 一般情况下,睡眠到一定时间,就会醒来,但是很多有慢性肝病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嗜睡的情况。慢性肝病患者在白天有嗜睡的表现,但是到了晚上却又睡不着,是因为肝炎病毒的影响,导致中性粒细胞核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变高,出现睡眠异常和障碍。 摘自年1月6号河南日报农村版 肝疾肆虐有良医 代代悬壶济世人 中医世家医技的日臻成熟,依赖于医家代代循序渐进的传承提高。位于扶沟县韭园镇的楚氏中医肝病专科世医已传至第七代,历经余年,见证了中医世家医技与时俱进的祖传优势。 楚氏行医始于清嘉庆年间。有一年,老百姓俗称的黄病(黄疸肝炎)和鼓胀病(肝硬化、肝腹水)在豫东地区十分猖獗。因患此病,死者甚多。楚氏秀才楚全义不信无良方可医此病,立志走遍天涯拜名医,悬壶济世。20年后,楚全义携妻带子回归故里,创办了“济仁堂”,以医治肝病为主,坐堂应诊。他收集整理治肝病良方余条,因病施治,疗效甚佳,声誉遍传方圆二三百里。楚老中医临终时把儿孙叫到跟前,立下了“世代为医治病救人,医德、医方不可失传”的遗嘱。楚氏后人牢记祖训,精医术,重医德,代代相传。 年,楚氏世医第五代传人楚医院肝病科退休后,在家乡创办了楚氏中医肝病专科,继续为肝病患者施医治病。其孙楚永庆等弟兄完成学业后也陆续回到了楚氏中医肝病专科,跟着祖父走上了治病救人的行医之路。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楚氏兄弟把现代医学理论与家传医术结合起来,以西医检查方式诊断病情,以家传医方治疗疾病。这种既快捷又确切的诊疗方法,得到爷爷的赏识和肯定。祖辈的秘传及20余年的临床经验,已使楚氏兄弟成为颇受患者信赖的楚氏肝病中医世家新一代传承人。 楚氏世医第七代传人在继承家传医术基础上,创新了“治肝病,重在‘调’”的治疗新理念。楚氏世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它们以经络为通道,相互关联,形成一个非常协调的统一整体。肝病是人体在内外环境动态平衡失调的情况下发生病理变化的体现。这种体现有其具体的特点与规律,是身体内部诸生理元素正邪斗争、正不敌邪的反映,它由肝病的根本矛盾与规律所决定,并贯穿于肝病过程的始终。临床上应从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入手,标本兼治。 楚氏世医结合各种肝病的发病机理,辨证求因、因病论治、整合系列纯中药组方以达到疏肝利胆、健脾和中、滋肾养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扶正祛邪的功效。临床上不能单纯抗病毒、降酶、消黄、利水,而是重在调补人体气血,由局部肝脏病变到整体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增加肝、肾、脾、胃等组织的血流量,改善肝脏营养代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渐进缓解肝炎病人的诸如体倦、乏力、嗜睡、厌油、厌食、肝区疼痛、黄疸、肝脾肿大、腹胀、腹水等症状。直接或间接起着抑制肝炎病毒、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保肝护肝、利胆退黄、改善肝功能、阻断肝纤维化发生、消除腹水等作用。遵循此医疗法则,标本兼治,以达到从根本上有效治疗急慢性肝炎、黄疸肝炎、肝硬化、肝腹水的目的。 楚氏世医牢记祖训,重医德,广行善,视病人如亲人,有口皆碑。为使广大患者看得起病,楚氏中医肝病专科始终坚持微利经营,还要对家庭特别困难的患者酌情减免医药费,对远路患者留足回程路费。楚氏世医高尚的医德和疗效确切的医术,在患者中赢得了信誉,受到普遍好评。 (华之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