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往往是指免疫耐受没有被打破的乙肝带菌者。但是,从乙肝病毒携带到乙肝发病,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界限。也就是说,免疫平衡被打破的标准并不十分明确。 通常情况下,我们往往依据肝功能是否正常来评判乙肝是否发病,但这种方法容易让我们忽视一些缓慢的乙肝发病状态。例如,部分慢乙肝患者出现了明显的肝病症状,但肝功能检查结果却是正常的。所以,乙肝是否发病需要结合肝功能、临床表现以及详细的实验室检查来综合诊断。 陈佩茹(化名),是一位33岁的年轻妈妈,小三阳乙肝病毒携带6年时间。最近,陈佩茹由于频繁的流鼻血,担心自己病情发展为肝硬化,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其肝功能检查结果是正常的,但腹部超声提示明显的肝损伤,不过并未发现明显的肝硬化信号。 通过陈佩茹的检查结果,虽然肝功能正常,但可以明确乙肝已经发病。不过,其病情并未发展到肝硬化状态。其出现的频繁流鼻血情况与其日常饮水量较少,并且熬夜相对频繁,加之北方气候比较干燥导致。所以,虽然说经常流鼻血是乙肝肝硬化的典型症状,但通过该症状并不能确定是肝硬化导致。对于长期没有复查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如果有以下3种出血症状,需做好肝硬化的排查。 1、频繁流鼻血:如果排除生活习惯因素和外力损伤因素,经常流鼻血或是因为凝血机制出现异常导致。由于鼻腔血管比较脆弱,凝血异常时稍微损伤就可有明显出血。肝硬化,是导致凝血机制降低的重要原因。 2、牙龈异常出血:较多的人有晨起刷牙牙龈出血的情况,或是牙周等原因导致。不过,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频繁明显的牙龈出血需要引起重视,或是乙肝肝硬化导致的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降低导致。 3、偶尔便血:乙肝病毒携带者出现偶尔的便血情况,需要做好与痔疮的区分。明显的肝硬化,可导致肠胃变化,导致出血倾向的发生。不过,肝硬化发展到便血阶段,病情较为严重,不容易被忽视。此种情况,在40岁之前较少出现。 对于普通人而言,流鼻血、牙龈出血和痔疮出血并不算什么要紧的事儿。但是,对于既往检查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且多年没有复查者来说,这三类出血症状一定要给予重视,或是乙肝发病的信号,也可能是肝硬化的提示,需要进行相关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