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中国早在公元前3世纪(秦汉时期)就记载了钩虫病,它是一种钩虫寄生人体所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公元前3世纪,中国经典《黄帝内经》中记载了胆道蛔虫病的症状。公元年(魏宣武帝延昌元年,梁武帝天监11年),中国姚法卫着《经验方》,所载人体寄生扁形动物所致病例,为世界医学史中姜片虫之最早记录。年,中国学者在广州检查了两具年的明代干尸,发现粪便中有姜片虫卵,证明早在多年前我国已有姜片虫病的流行。姜片虫病是由姜片虫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多见于儿童。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卵随粪便排出,进入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钻入扁卷螺内发育为尾蚴;尾蚴成熟后离开扁卷螺并附着在水红菱、茭白、荸荠、藕等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人如生吃了这些水生植物,囊蚴在肠道内发育为成虫。姜片虫吸附在肠粘膜上吸取营养,还损伤肠粘膜引起发炎、出血溃烂,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营养不良、浮肿、贫血、甚至发育障碍。预防该病的方法就是避免生吃水生植物及其果实~年,德国动物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鲁道夫·洛伊卡特(KarlGeorgFriedrichRudolfLeuckart,.10.7~.2.6)发现了绦虫和肝胵的复杂生活史。他的研究工作表明,人类的有些疾病(如旋毛线虫病)不是由细菌引起,而是由不同的虫状动物门的多细胞生物引起。从而为现代寄生虫学研究奠定了基础。(2)血吸虫病公元前多年,古埃及就有裂体血吸虫病流行。年,德国医学家西奥多·马克西米安·比尔哈茨(TheodoreMaximillianBilharz,.3.23~.5.9)在开医院介绍了血吸虫病,以他的名字命名“bilharziose”。年在中国湖南省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女尸和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出土的男尸身上发现日本型血吸虫卵,证实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两湖地区曾有血吸虫病流行。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5种: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和湄公血吸虫。中国流行的日本血吸虫病危害最大。年,日本桂田富士郎(KatsuradaFujiro,/.5.5~)教授在猫的门静脉内发现“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成虫。5年后,藤浪鑑(ふじなみあきら、,.1.19~.11.18)和中村八太郎在片山流行区用动物实验证明了血吸虫是经过皮肤侵入人体的。年,医院发现第一例感染日本血吸虫病人,患者是常德县周家店渔民。年,开始采用锑剂治疗血吸虫病,锑剂含重金属,对心、肝、肾均有一定损害,且反应大,需注射,使用不便。年,中国有血吸虫病人余万人,病牛万头,钉螺面积亿平方米。年,江西省余江县实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目标。年,广东省消灭血吸虫病。年,上海、广东、福建已消灭血吸虫病,有个流行县(区、市)基本消灭。年,中国药物化学家雷兴翰(.12.24~.2.3)研制成非锑剂口服新药“呋喃丙胺”(F﹣),可有效治疗急性血吸虫病,治疗患者>万人次。~年,我姐姐、弟弟和妻子在建设兵团农场时,3人先后感染血吸虫疾病,均采用锑剂治疗痊愈,没有后遗症。当时江西生产建设兵团农业连队的知青,血吸虫和疟疾感染普遍发生。年,广东省成为中国第一个消灭血吸虫病的省份。~年,中国累计治愈血吸虫病患者.9万人,患者减少到约万。年,血吸虫分布于亚非拉76个国家和地区,受威胁人口5~6亿,患病人数达2亿。年,法国人卡普龙和他的里尔巴斯德研究小组最先发明抗血吸虫病疫苗。此后,血吸虫疫苗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死疫苗、减毒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疫苗、抗独特性抗体疫苗和DNA疫苗等5个发展阶段。年,中国有个县流行血吸虫病,病人达万,晚期患者5.67万人。人体感染血吸虫后,潜伏期可长达10~20年,一旦发病,会立即爆发晚期肝硬化和肝腹水,许多患者就是这样失去了生命。年,我在市农业科技热线任副主任时。在热线服务的一位农业专家有一个弟弟,与我是同龄人,同属于老三届。在文革时由学校分配到建设兵团农场作农工,70年代末顶替在大集体工厂退休的母亲回了城,过了几年,与同厂一位女工结了婚,生了一个女儿。90年代初,该大集体工厂就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破产倒闭,夫妻二人都失去了工作。祸不单行,就在这时,他在农场感染的血吸虫病经过近20年的潜伏期,突然爆发,造成晚期肝硬化和肝腹水,身体一下就垮了。全家3口人没有工作,没有住房,没有医保。只好住在90岁的老母亲家,4口人依靠老母亲元退休工资生活,全家生活陷入绝境。几次重病住院的医疗费,都依靠哥哥和姐姐资助。他病情稍微好转一些,就替人守夜看门,每月挣到元人民币补贴家用。全家人几次申请城市居民低保,都没有批下来。没有休息,没有营养,病情不断发展。年,他最后一次发病住院,终于死于肝昏迷,不满50岁,留下妻子和一个上中学的女儿,还有90多岁的老母亲。最后一次住院的几万元医疗费,由他在出版社工作的姐姐买了单。这时,他的低保申请终于批了下来,他妻子和女儿每人每月可享受80元人民币的低保。算是对他不幸离世的一个告慰。幸好他还有哥哥姐姐资助,才没有落下巨额债务给家人。他的还不算太悲惨的遭遇,令人不胜伤感之余,还有那么一丝丝悲愤!年,上海、广东、福建已消灭血吸虫病;有个流行县(区、市)基本消灭。[3年,中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市、自治区)中,仍有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7省个县(市、区)尚未控制流行。全国有血吸虫病患者81万,晚期患者2.6万,受威胁人口约万。年,全国估计有血吸虫病患者例。4年2月27日,中国中南大学(CSU)湘雅医学院与湖南景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出抗血吸虫病天然分子疫苗,将从阻断传播途径入手,从根本上阻止血吸虫病传播。4年4月,中国华中科技大学(HUST)同济医学院(TJH)石佑恩(.9~)教授将DNA疫苗技术应用于血吸虫病疫苗研究,构建出可迅速应用于动物的血吸虫DNA疫苗。8年3月,巴西圣保罗州坎皮纳斯州立大学(Unicamp)运用转移核糖核酸(tRNA)方法,灭活曼氏血吸虫致病幼虫的核心基因,从而降低血吸虫病害。这一研究有可能开辟一条最为有效且无副作用的治疗血吸虫病的道路。]血吸虫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缺失其中任何一环都会前功尽弃。因此,有必要建立起责、权、利关系明确的全覆盖的专业化防治体系。(3)通过昆虫传染的寄生虫疾病年,中国福建一带发现丝虫病(阴囊象皮肿)患者。该病是由丝虫(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所引起。目前已知寄生在人体的丝虫共8种,但在中国流行的只有“班氏丝虫”(Wuchereriabancrofti)和“马来丝虫”(brugiamalayi)两种,前者主要由库蚊传播;后者由中华按蚊传播,两者生活史基本相似。两种丝虫引起丝虫病的临床表现很相似,急性期为反复发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发热,慢性期为淋巴水肿和象皮肿,严重危害流行区居民的健康和经济发展。年,德国细菌、免疫学家保罗?艾里希(PaulEhrlich,.3.14~.8.20)发明了专治“非洲昏睡病”(AfricanTrypanosomiasis,由舌蝇叮咬传染的疾病)的第一种化学合成药物“阿托克西”(Atosyl),杀死引起昏睡病的锥体虫。60年代该病基本根除;0年又重新在非洲蔓延,估计有30万人感染。年,首次发现通过吸血昆虫“锥蝽”(Triatomebug)叮咬传播的单细胞寄生虫造成的热带疾病“美洲锥虫病”(ChagasDisease,“查加斯病”)。[8年,全世界约万人感染,死亡1万人。年,仅南美洲就有万人感染,美国感染人数达30万。患者会出现心脏和食道组织发炎,约1/4患者会出现心脏或肠道过度肥大,进而引起心跳骤停或猝死。]30年代末,“黑热病”(Kala﹣Azar)在中国肆虐,它是由“黑热病原虫”(LeishmaniaDonovania)引起,通过白蛉叮咬传播。传染病学专家王季午(.6.9~5.6.5)从患者周围肿大淋巴结和血液中找到了病原体,采用国产葡萄糖酸锑钠治疗获得成功。年,中国有丝虫病患者0万,其中慢性丝虫病患者万人。。70年代,日本有机化学家大村智(おおむらさとし,.7.12~)和爱尔兰裔美国德鲁大学(DrewUniversity)博士威廉·坎贝尔(WilliamCecilCampbell,.6.28~)发现,日本土壤中造出细菌的物质可具有抗寄生虫效果。年与美国默克公司合作研究,研发出伊维菌素,对线虫类、扁虱及蛆虫等寄生虫驱杀效果有显著驱杀效果,作为动物用药普及;对人体也有效,成为治疗可造成失明的热带疾病蟠尾丝虫症及象皮病的特效药。两人因此获得年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年,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基本消灭(有效控制)“丝虫病”(Filariasis)发展中国家。[7年5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审核认可: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宣布消除丝虫病的国家。但根据7年的调查统计,全国丝虫病流行地区仍然有约40万慢性丝虫病患者,上海约有名。至年底,上海市还有多名患者。]该类传染病的蔓延与地球生态环境和生物链被人为破坏密切相关。(4)人畜共患寄生虫疾病。~年,英国外科医生、病理学家詹姆士·佩吉特(JamesPaget,.1.11~.12.30)发现人体肌肉中能引起旋毛虫病的寄生虫(旋毛线虫)。年,非洲北部啮齿类动物体内发现“人体弓形体”(Toxophasmagondii);年和年,斯里兰卡和苏联分别在人体中检测出;年证实“人体弓浆虫病”(Toxoplasmosis)是广泛分布的人畜共患疾病,多国人群感染率达25~50%。年,中国医学家于恩庶(.4.3~.1.13)在国内首次分离出弓形体。年,日本细菌学家野口英世(NoguchiHideyo,.11.9~.5.21)首次分离出“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nosis)的病原“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年,中国寄生虫学家许绶泰(.6~.11.10)提出“家畜疫源地理论”。年,广谱抗寄生虫药“吡喹酮”(Praziquantel)问世,人类终于可以治愈“囊虫病”(CysticercosisCellulosae)。0年,广东省感染肝吸虫人数达万,占全国50%,主因是生食,首选治疗药物是“吡喹酮”。[7年8月30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颁布,8年1月1日起施行。年,由于饲养宠物,全世界已有20亿人感染了“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最好的环孢素软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