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积液是女性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病,主要出现在女性排卵期间或是月经期间,此外还有部分女性会因为炎症而出现积液问题。那么,什么是盆腔积液?它有哪些症状?盆腔积液的预防方法是什么?对生育有影响吗? 1 简述 盆腔内有残留的液体被称为“盆腔积液”。当子宫内膜出现炎症时,肿胀的细胞就会分泌出粘稠的液体,这些液体容易被附近的细胞组织包裹,形成囊块。如果不采取治疗,这些肿胀的囊块就会越来越大,若是大到药物无法治疗就必须通过手术切除。一般情况下,盆腔积液可以根除。 2 分类 根据病理因素划分,盆腔积液可分为生理性盆腔积液和病理性盆腔积液。先看前者,女性排卵后期和怀孕早期出现的盆腔积液症状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干预治疗,可自然痊愈。再来看后者,如果因为盆腔炎症造成的盆腔积液,需要借助药物甚至手术予以治疗。临床上,一般有两种原因会造成盆腔发炎。其一是盆炎附件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二是结核火肿瘤引起。 此症引发原因主要与盆腔位置有关,它居于腹腔最低处,因而一旦人体内有渗出液或者漏出液,最早会出现在盆腔,积少成多进而形成盆腔积液。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女性处在生理期时,子宫内膜自然脱落,这个时候子宫内会出现小血块,这些血窦呈现开放状态,容易感染细菌。因此,此时要特别注重个人卫生,不宜进行性生活,以免给细菌提供滋生环境进而引起盆腔炎。 阑尾炎或腹膜炎的女性患者易并发此症。患阴道炎或宫颈炎的女性,一旦炎症往上扩散,也可能造成盆腔炎。 女性分娩或者流产后,宫颈口暂时呈扩张状态。这个时候,若个人卫生未做好,阴道和宫颈内的细菌很可能进入盆腔造成感染。 女性在接受人工流产、输卵管通液等手术时,若消毒工作没做好,十分容易滋生细菌。术后若没有按照医生的指导加强护理,如过早进行性生活等,也易造成女性感染,从而引发盆腔炎。 01 下坠感,下腹部、腰部疼痛 下坠感明显,腹部单侧或两侧均有痛感,并伴随腰胯部酸痛。倘若患有慢性炎症,那么会发生盆腔充血、瘢痕粘连2种等情况,如此往往可能会致使下腹部胀痛、腰酸部酸痛等不适。劳累、性交或月经前后痛感会尤为严重。 2 抵抗力下降 一般来说,全身症状不明显,可能会出现发烧、乏力等情况。若久病可致神经衰弱,一般表现为精神不振、失眠等。倘若患者抵抗力下降,那么易引发急性或亚急性病症。 3 月经紊乱 倘若患者盆腔内有瘀血,月经量可能变多;倘若病症已经影响卵巢功能,可能造成月经失调;倘若患者已出现输卵管阻滞,可致不孕。 4 不孕 不孕是盆腔积液最常见的病症之一,这是因为盆腔积液容易造成患者输卵管堵塞。临床表现为子宫后移,子宫活动受限,或输卵管粘连。 超声波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医生能够较为准确的分辨出因为输卵管、卵巢、肠管粘连而导致的不同脓肿或包块,通常用于病情较重的盆腔炎患者的检查。 分泌物涂片检查此为急性盆腔炎的常见诊断方法。首先从女性阴道、宫颈管或者尿道中提取分泌物,然后做成薄片涂层,待涂层干燥后用美蓝或革兰染色,检测分泌物中含有的淋球菌。若采用此方法,宫颈管淋球菌检出率为67%。 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适用于急性盆腔炎诊断,也能对症状的变化情况做基础判别。这种方法的适用人群是盆腔炎患者、疑似盆腔炎患者和其他急腹病患者。 病原体培养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这种方法的敏感性均值是89.5%,特异性值为98.4%。此法在临床上应用较多。 血常规、尿常规、血沉这三种检查是急性盆腔炎患者常见检查方法,能够有效提供患者的信息,以便减少误诊的概率。 此法温和可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增加新陈代谢速度,助于吸收药物,消退炎症。常用的物理疗法有短波、离子透入等。 若是患者有较重的心理负担,需要消除忧虑,增加信心。同时要加强自身的锻炼,补充营养,还需适当的休息,注意劳逸结合,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如果输卵管存在积水或囊肿,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有小病灶但久治不愈屡发炎症的人建议手术治疗,消除复发的可能,一般采用单侧附件切除或子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若患者是年轻的女性,则会尽力避免切除卵巢。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来说,综合治疗法疗效更佳。 生理性盆腔积液 先确诊导致盆腔积液的原因。生理性盆腔积液一般在女性排卵期或孕早期产生,通常会自行消退,并不会对生育和胎儿造成影响。 病理性盆腔积液 病理性盆腔积液多为盆腔炎、附件炎或子宫内膜异位造成。临床上,此症多半由盆腔炎症引起。若不及时干预治疗,一旦病情加重,药物难以根除,后果不堪设想。若遵医嘱对症治疗,盆腔炎症很快就会治愈,不会影响怀孕。 评论功能已开启 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与赞美